為祁紅鄉轉換茶葉經營理念叫好
發布時間:2024-09-21 點擊:93
4月12日訊(桂國鋒、汪鑫玲)近日看祁門新聞,其中一則信息報道了祁門縣祁紅鄉汊口村塘坑源茶葉有限公司正在收購生葉生產紅茶“紅香螺”的新聞。鏡頭里有好多茶農正在忙著賣鮮葉,臉上洋溢著笑容。另外,茶業加工車間,十幾名茶工正在低頭,雙手在大口的鐵鍋里搓著茶葉,因為這是制作名茶“紅香螺”關鍵步驟,即便是一個熟練的茶工,一天也只能搓上七八斤,也足見我祁門功夫紅茶的做工精細。鏡頭里還看到慕名前來的茶商,對茶廠里新鮮出爐的紅茶很是喜愛,手捧紅茶,聞著醉人的芳香,總是愛不釋手,并當即下了訂單。
前些年祁紅鄉主要以綠茶生產為主,每逢茶季,全家老小齊上陣,即便是在外務工的,也要趕在清明前夕回家采上一、二個月的茶葉。制茶、賣茶屬茶季中最苦的事。因著本人在祁門南鄉工作的原因,每年四、五月份,在搭乘早班車去往鄉政府的車上,總能碰上許多賣茶的農民。他們很辛苦,白天采茶,太陽落山回到家里生炭火制茶,第二天早上或是半夜趕車賣干茶,可以說是整個茶季里披星戴月,風來里、雨里去。當地流行的諺語“假忙三十夜(除夕)、真忙采茶葉”是茶鄉人們的真實寫照。
祁紅鄉汊口村塘坑源茶葉有限公司前身只是汊口村一家紅茶初制廠,由當地村民盧勇輝于2002年創辦,早些年該加工廠與全縣大多數初制廠一樣只是生產大陸茶供應縣里一些精制廠,不僅品質不高,而縣效益低下。2006年,盧勇輝開始試生產“紅香螺”、“紅毛峰”、“紅金針”等中高檔紅茶。經過幾年的摸索,現在的年產量達到1萬斤干茶,產值近800萬元。附近的茶農也由過去主要由自己加工生產綠茶轉為賣鮮葉給他公司生產紅茶,今年的開稱價達到120多元,高于同期綠茶市場價格。為進一步提高茶葉品質,該公司不僅在生產環節實現了統一,今年還成立了“旺農”茶葉合作社,對茶農進行科學培訓,對茶園進行統一管理,從選種、育苗、鋤草、施肥、噴藥、采摘、銷售、加工等環節實現了統一。通過這幾年經營模式轉變的實踐,已讓當地茶農確實感到并獲得了實惠。
茶收入是祁門當地農民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祁紅”在該縣有百余年的發展史,為依托豐富茶資源發展茶產業,促茶農增收,近年來,該縣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實施“生態茶業富民工程”、“祁紅振興”發展規劃等,創辦了“祁門紅茶”、“祁眉”、“祁盛”等茶業發展有限公司。現茶業公司、茶葉加工廠正逐步向鄉村延伸,不僅贏得了市場,更主要是方便了茶農,在家門口就能銷售掉茶草。
看到日益增多的茶葉加工廠分布在城鄉,甚至延伸至村、組,真是令茶鄉人民高興,茶農們現在只需采好生葉就能家門口賣掉,而且換回的是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