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老茶講堂:號稱下關沱茶鼻祖的永昌祥老茶怎么樣?
發布時間:2024-09-23 點擊:70
圖為:永昌祥發行的銀元
文章來源:普洱藏家。“普洱藏家”創始人魯文鋒,為國家高級評茶師、“普洱教父”白水清嫡傳弟子、世界茶文化交流協會湖北分會會長,自1998年進入普洱茶領域,收藏了清末向質卿、百年極品宋聘、福元昌茶王、1952年紅印、88青餅、92方磚等珍品老茶。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普洱藏家,與魯文鋒先生一對一交流普洱茶知識!
接作者上文《普洱茶老茶講堂:同慶號老茶怎么樣?》。在普洱茶歷史上,有這樣一家商號,它在巔峰時期,曾雇傭了大約一個城市10%的人口。這個數字放到今天來看,可謂是榜上有名的龍頭企業。然而令人奇怪的是,鄧時海《普洱茶》一書對此卻只字未提。它就是滇西著名商號永昌祥。
1、永昌祥商號的創立
1903年,大理喜洲四大商幫之首的嚴子珍,同楊鴻春、彭永昌合資,創立永昌祥商號。永昌祥以“滇茶銷川藏,川絲銷緬,滇藏藥銷川”為經營方針,主要從事茶葉、生絲、布匹、藥材等貿易生意。
圖為:嚴子珍
當時,下關交通方便,工商業發達,逐漸成為云南主要的茶葉集散市場。為了擴大生意,1908年,永昌祥扶持下關的汪仲侯、陳德先、陳思賢等人,在下關建立了茶葉工廠,揀選加工茶葉。這時,永昌祥就成了從事茶葉運輸的大商號。
2、沱茶的誕生
在運輸過程中,餅茶和磚茶的邊角容易磕碰壞。約1916年,永昌祥率先將景谷的姑娘茶進行改革,揉出了一個碗狀的后窩,這大大減少了茶品的損耗。這就是沱茶的雛形。
圖為:1961年寶焰沱現藏于下關沱茶博物館
當年共生產沱茶10擔,運往四川銷售,深受市場好評。隨后,永昌祥精選勐庫、鳳慶和景谷地區的優質春茶原料,開始了規模化的沱茶生產。1923年,永昌祥注冊了藍色永昌祥記松鶴牌商標。他們用比較厚重的勐庫茶作為主要的基茶,鳳慶茶作撒面,定型成永昌祥沱茶的標準。
圖為:最早的永昌祥松鶴商標
此時,永昌祥的沱茶在市場上備受歡迎,甚至將餅茶和散茶擠出了四川市場。“沱江水,下關茶,香高味醇品質佳”,成為當時流行的諺語。
3、永昌祥的黃金時代
1930年,永昌祥在下關成立了自己的茶廠,主要生產三種沱茶:本牌沱茶、副牌沱茶、正記牌沱茶。隨后,他們又在昆明成立茶廠,用景谷料、勐庫料、鳳山料生產景關沱茶。
圖為:永昌祥本牌沱茶商標
30年代,永昌祥茶廠的發展可謂達到了頂峰,當時茶廠的制茶技術工有300人左右,選茶篩茶工人則有2000人之多,當時下關人口約三萬左右。因此,永昌祥差不多雇傭了一個城市10%的人口。
商家見沱茶銷量可觀,紛紛效仿,下關很快成為沱茶生產基地。在永昌祥的倡導下,“下關茶業同業公會”于1938年成立,主要協調商號合作、訂立價格等事宜。
圖為:下關茶業同業公會,左四為嚴子珍
40年代,下關的大小茶廠計有18家之多。而永昌祥生產的“松鶴牌”沱茶,堪稱行業的標桿,四川各茶館都以經營永昌祥沱茶為傲。
4、一代老字號的衰落與歸宿
1949年解放后,永昌祥業務萎縮,其旗下進出口貿易,并到公私合營昆明進出口公司;永昌祥茶廠并入下關茶廠;所屬絲廠收歸宜賓商業局,其他投資也隨社會主義改造而結束。
圖為:1951年以后的副牌松鶴商標
只有“松鶴牌”商標還擱置著,直到1991年,下關茶廠重新注冊了“松鶴”商標,永昌祥松鶴沱茶才有了最終的歸宿。
圖為:嚴家大院
如今,洱海旁邊的喜洲鎮上,已成為白族建筑博物館的嚴家大院,仍在無聲地訴說著永昌祥的傳奇。百年字號,經典沱茶,就像一幅定格照片,冷卻在了歷史的風霜中,等人來尋……原題《1903年創立,鄧時海《普洱茶》從未提及,它才是真正的下關沱茶鼻祖!|老茶講堂08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