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爐煮茶:什么茶最適合煮?
發布時間:2024-09-20 點擊:159
如今快節奏的生活,丟失了太多的美好,我們需要的只是一份流水潺潺般的寧靜。百轉千回,縷縷余香,時光留下一道道刻痕,那些屬于我們年輕的記憶,斑駁了繁華。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這是宋朝詩人杜耒描寫在寒冷的夜里,主人點爐煮茶,以茶當酒待客的詩句。客主圍著紅紅的火焰,每人手中一杯清香的熱茶,邊品茗邊交談,這是令人欽羨的儒雅風習,又是讓人神往的高雅享受。
最適合煮的茶:
煮茶雖好,但不是所有的茶都適合煮著喝。想到“烹火煮茶”的場景,總是不自覺地想到老茶頭,也正因為如此,老茶頭往往是茶客冬日里的最愛,寒意陣陣,想來,還是圍爐煮茶比泡茶更適宜一些。火苗簇動,驅寒取暖,茶湯裊裊,氤氳翻騰,感覺身體也慢慢舒展開來。
老茶頭——沉淀的力量。凝固,沉淀,歲月的洗禮,讓我們放下浮躁,一杯茶的時間,靜謐,還有秋天帶來的瑟瑟秋意。
老茶頭最核心的價值,是其中含有豐富的果膠質。相比正常的熟茶,豐富的果膠質使茶特別耐泡,茶湯特別柔滑,茶對腸胃的保健功效特別明顯。老茶頭,烹煮后不會因過于苦澀而難于下口,而溫熱的茶性用來驅寒又再適合不過。
看著翻騰的水花,聽著噗噗的響聲,欣賞著茶湯的淡淡濃濃,香氣溢出,品味茶頭的獨特魅力。
一道好茶,先用沖泡的方法把它的內含物質一泡一泡均勻地釋放出來,然后再拿來煮一下,就可以把這道茶的內質全部展現出來了,或許又有一番和先前沖泡時不一樣的韻味。
若是茶葉未經沖泡直接來煮,則茶香更烈,滋味更醇,當然投茶量不宜多,以求其最佳滋味即可。具體比例可以根據茶葉、水量的不同慢慢摸索調整,原則上投茶量宜少不宜多,多了太濃影響口感。
取約1.7l的家用煮水壺,注入適量水,按下按鈕開始煮水,待水快沸騰的時候,投入16g老茶頭,使茶葉充分在水沸騰的時候展開,反復煮2次,待茶葉徹底煮透,即可出湯。
口感特點:茶湯濃厚,糯米香高于蓋碗沖泡而低于燜泡法,稠度雖稍有欠缺,但喝起來更清爽。建議喜歡稍濃口感茶友選擇在爐上煮茶,保證茶內的物質徹底析出,口感滋味表現會更好。
冬日里,最好的慰藉莫過于一杯熱茶。
約上三兩好友,圍爐煮茶。
屋外雪壓寒枝,爐內星火點點。
壺中茶水慢慢熬煮,氤氳出暖人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