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人生一盞茶一分鐘,與茶結緣
發布時間:2024-09-16 點擊:64
一分鐘通茶史:往事如茶
遠古:“茶之為飲,發乎神農”。傳說,公元前2737年,神農上山采藥,“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所以茶最初是作為藥用而為人們所熟知的。
周秦兩漢:茶葉開始作為“納貢”的珍品,是茶葉作為貢品的最早記錄。此時,茶葉也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飲品,茶市貿易已具雛形。尤其是漢代時,隨著“絲綢之路”開通,茶葉及茶文化開始傳播到世界各地。
三國兩晉:茶葉產地的重心開始東移,社會風氣以儉樸為榮,待客時提倡以茶代酒。
南北朝:上層階級嗜茶成風,茶宴禮節嚴格,士大夫與僧侶大力提倡飲茶之風。
唐代:“茶事大興”,飲茶已是日常普及之事,并形成了渾厚的茶文化氛圍。中唐之后,國家開始實施茶政、頒布茶法并征收茶稅。
宋代:飲茶之風興旺至極,“斗茶”(品評、辨別茶葉優劣的活動)之風大興,影響深遠。唐宋時期還出現了藏區和川、滇邊地的“茶馬互市”,形成了一條延續至今的“茶馬古道”。
元代:制茶技術不斷提高,出現了機械制茶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制茶效率。
明代:茶葉貿易已很普遍,散茶沖泡方式開始流行,制茶工藝更為成熟。
清代:飲茶習俗相當普及,茶葉種類開始多樣化,飲茶方式由煎煮逐漸變為泡飲,但茶文化卻早已不見唐宋時的盛況,呈現出日見衰敗的景象。
現代:茶葉及茶文化再度興起,現代泡茶方法以泡飲、茶飲料等為主,但少數地區仍保留生吃、煮飲的方式。茶不僅成為中國人健康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為世界各國人民所喜愛。
一分鐘識茶人:乘此清風歸去
茶圣--陸羽:公元760年,陸羽于苕溪之畔著書《茶經》。《茶經》是世界上最早的茶學專著,它的面世使“世人皆知茶”,陸羽也因此被稱為“茶圣”。宋代詩人梅堯臣有詩贊曰:“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約事春茶。”
茶仙--盧仝:在中華千年的文明史卷中,每一頁都可以聞到茶香,每一頁都可以賞到茶詩。其中,唐代詩人盧仝的《七碗茶歌》更是獨領風騷,堪稱絕唱。不僅如此,盧仝還因為曾經著有《茶譜》而被世人尊稱為“茶仙”。
別茶人--白居易:古今詩人,或愛酒,或愛茶,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就是愛茶之人,他一生中寫下許多有關茶的詩句。在《謝李六郎中寄新蜀茶》這首詩中,白居易還自稱“別茶人”,可見他的愛茶之心。茶、酒與老琴,就是長伴詩人左右的莫逆知己,并一直陪伴他度過了晚年的寂寞時光。
茶如佳人--蘇軾:宋代大詩人蘇軾詩詞歌賦無不精彩絕倫,而且在品茶、烹茶、種茶等方面也均在行。蘇軾對茶史、茶功頗有研究,又創作出眾多詠茶詩詞,其中最著名的詩句--“從來佳茗似佳人”,更被無數后人所引用。
茶癡皇帝--趙佶:北宋的宋徽宗趙佶是一位“不愛江山愛丹青”的皇帝,他在位期間,朝政腐朽黑暗,本人卻工于書畫,通曉百藝,還對烹茶、品茗尤為精通。趙佶曾以帝王之尊編著了一篇《茶論》,后人稱為《大觀茶論》,堪稱茶書中的精品。一個皇帝,以御筆著茶論,這在中國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一生愛茶--蔡襄:蔡襄是宋代書法家,也是一位愛茶、懂茶的官員,曾任福建轉運使。在茶史上,蔡襄有兩大貢獻:創制了“小龍鳳團茶”,被視為宮廷珍品;撰寫了一部《茶錄》,其文雖只千余字,卻非常系統。蔡襄一生愛茶,如癡如醉,老年得病后仍茶不離手。他對于茶的迷戀,有詩為證:“衰病萬緣皆絕慮,甘香一事未忘情。”
??????? ……
《茶經》是世界上最早的茶學專著,它的面世使“世人皆知茶”,陸羽也因此被稱為“茶圣”。宋代詩人梅堯臣有詩贊曰:“自從陸羽生人間,人間相約事春茶。”在中華千年的文明史卷中,每一頁都可以聞到茶香,每一頁都可以賞到茶詩。其中,唐代詩人盧仝的《七碗茶歌》更是獨領風騷,堪稱絕唱。不僅如此,盧仝還因為曾經著有《茶譜》而被世人尊稱為“茶仙”。別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