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唯一日本式茶室落戶大明寺
發布時間:2024-09-14 點擊:121
信陽毛尖網揚州站訊:11月10日,從日本輾轉運來的200多方木材,到達揚州千年古剎大明寺;同時抵達的,還有4名制作人員。他們要在鑒真故里揚州,搭建可能是國內唯一的原汁原味日本式茶室。
當天,大明寺西花園“聽石山房”里,已經像拼積木式地搭起了茶室框架。日本最大的茶道流派“里千家”的谷村晃甫女士說:“我要把第一杯日本香茶獻給鑒真。”
每日為鑒真獻一抹香茶大明寺方丈能修大師告訴記者,日本人一直想在鑒真故里,用最好的方式感激報答這位文化恩人。谷村晃甫女士提出,在大明寺建造一座日本茶室,每天為鑒真獻上一抹日本香茶。因為茶是從9世紀初由中國傳入日本的,并發展為茶道,且在日本保存著唐宋模式,這與鑒真大師是分不開的。
谷村在日本募捐了1800萬日元,精心選用了日本名貴木材檜木和杉木,又招募了設計師西尾雅敏和木匠橫家等4人。本來是在今年日本海嘯前運到中國的,由于突如其來的變故,經檢測證明達標后,才重新運往中國。這樣一耽擱,就是幾個月。
日本的木材和工人制作70多歲的西尾雅敏,阿里山冬茶正飄香,是日本著名的茶室設計師。他說,茶道是在中國隋唐傳至日本的,經過300年升華,構成了今天日本茶文化。日本文化很豐富,但每一項日本文化都能找到中國元素。茶道是為客人準備茶水的一種高度形式化的方法,引導人們從飲茶形式中體味人生。
老人說,喝茶是需要營造環境的。“我們特地從日本運來木材、帶來工人做出真正的日本茶室。”
據了解, 這些木材在日本已加工好。即將出現在揚州的這座日本茶室,分為10碟、6碟的榻榻米和適合中國化的椅子茶座。整個茶室約200平方米,茶葉知識,2012年2月份完成。
日本木匠開始日夜趕工11月10日,日本木匠已經開工。
記者采訪時,日本木匠橫家正在丈量尺寸。他從早晨7點起開始工作,一直忙到下午5點;吃完晚飯后,還要再干2小時。說笑間,他特地舉起胳膊,鼓起肌肉,說:“大明寺的飯特別好吃,現在更有勁了。我知道鑒真,也了解大明寺。以前在日本時,經常到奈良唐招提寺朝謁,對鑒真充滿敬重。不過,到中國來還是第一次。雖然語言不通,跟中國人在一起工作,更有趣和愉快。我喜歡中國人。”
他拉著記者的手,摸摸那根檜木柱子。真是平滑如鏡,還有一股檜木的清香,。
在日本留學多年的能修告訴記者,茶道是文化,十分講究的。在繁雜漫長的飲茶過程中,所有觀者自然而然屏神定心,跟著主人沉下去、靜下去、想下去。日本歷代大茶人都要去禪寺修行數年,從禪寺獲得法名,并終生受禪師的指導。
茶道點滴1.根據季節不同,日本茶道的點茶器具也不相同。最明顯的區別就是可以分為爐(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使用)和風爐(每年5月至10月使用)。
2.茶道中使用的抹茶屬于綠茶粉末,點茶時水溫不宜過高,以85℃為宜。而且在喝茶前,一般要先品嘗一下點心。
3.日本茶道十分重視茶具的正面,信陽毛尖茶,客人要把正面轉開才喝茶。喝完后還要欣賞茶碗,這時要保持很低的姿勢,手略高過膝蓋,以免茶具滑落受損。
4.正式茶會中,主人要穿著莊嚴素雅的和服,客人也要著裝得體。為避免劃傷茶具,,參加茶會時最好不要佩戴金屬首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