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話茶:品賞茶道的中國式方法大全
發(fā)布時間:2024-09-13 點擊:69
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發(fā)乎神農(nóng),聞于魯周公,興于唐,盛在宋,飲茶可健身,還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
古人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實際生活中,茶的地位超過其它生活物品,成為品位和品質(zhì)生活的必需品,甚至奢侈品。飲茶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能靜心、靜神,助于陶冶情操、去雜念、修煉身心。飲茶是藝術(shù),可修身養(yǎng)性,完善人格。
我生于南方,家鄉(xiāng)飲茶蔚然成風,少時好喝茶,初喝福建鐵觀音,后迷杭州龍井茶。20年前,老友從云南帶來普洱茶生熟各一片,從此,我戀普洱,仿佛遇到了生命中的知己。無論去哪,都會帶上愛喝的普洱茶,即使赴國外的日子,除了書以外,帶的最多是普洱,無論新友還是舊交,相見一定是杯普洱待客。及至現(xiàn)在,每年我會去尋找一睦好的普洱給好友寄去。
為尋好茶,我常去云南幾大茶山轉(zhuǎn)悠,從西雙版納到思茅,從易武到班章,從麻黑寨到賀松寨。每次去到云南都有忘歸感覺,不僅因為那里的藍天白云和潺潺清泉,淳樸鄉(xiāng)情和千年古茶樹,每一次看到那山、那水、那人、那樹、那茶……仿佛是虔誠的信徒到了心中圣地,找到信念的歸屬,若不是因為小女在北京上學的緣故,我想我會長時間居住云南,與古茶山為鄰,與古茶樹為伴。
習慣在夜深神游,沿著神農(nóng)的足跡,望思茅、憶孔明;拿起盧仝用過的老陶壺,呷一口羅漢泉水烹好的老茶,品茶味、思茶道,任思緒隨茶香飄遠……
品賞茶道,各行其道,取決于各自當下的情感和情緒。
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閑和寧靜,趣味無窮。融入哲理、倫理、道德,形成吃茶綜合文化體,構(gòu)成茶道文化。
茶道,就是品賞茶的美感之道。皇家有皇家的茶道,凡人有凡人的茶道;俗有俗的茶道,禪有禪的茶道,道有道的茶道,不一而足。茶是雅物,亦是俗物。行于官場,染官氣;行于江湖,染江湖氣;行于商場,染銅臭氣。貴族茶道生發(fā)于“茶之品”,旨在夸示富貴;雅士茶道生發(fā)于“茶之韻”,旨在藝術(shù)欣賞;禪宗茶道生發(fā)于“茶之德”,旨在參禪悟道;世俗茶道生發(fā)于“茶之味”,旨在享樂人生。
中國茶道包含茶藝、茶德、茶禮、茶情、茶理、茶學說、茶道引導七種義理,中國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有四諦四義。“和、靜、怡、真”為四諦。“和”是靈魂,“靜”是修習的方法,“怡”是心靈感受,“真”是終極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