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茶的保健功能及營養機理
發布時間:2024-09-10 點擊:59
中醫學對藥物治病原理的認識,主要通過“四氣”、“五味”、“升降沉浮”、“月經”這幾個基本理論來闡釋的。
1、四氣。包括寒、熱、溫、涼,它是通過對不同性質的疾病分類歸納后反推出來的。人體疾病雖然多種多樣、千變萬化,但歸納起來只有這幾個最基本的類型。通過大量的臨床實踐,也就總結出了藥物的功能,凡是能夠治療寒性疾病的藥物屬溫性、熱性,具有溫熱、助陽、法寒、益氣的功能,如附子、千姜等;能夠治療熱性疾病的藥物屬涼性、寒性,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滋陰的功能,如黃連、生地等;此外能夠治療機體虛弱的藥物,具有補氣、壯陽、滋陰、養血、安神的功能,如人參、當歸等;能夠治療機體功能亢進或外邪內聚等疾病的藥物,具有瀉下、利水、通便、法瘸、活血的功能,如大黃、川彎等。
2、五味。指藥具有辛、酸、甘、苦、咸五種不同的滋味。辛能發散、行氣,如麻黃、桂枝、紫蘇等解表藥;酸能收澀、收斂,如烏梅等;苦能瀉下、燥濕、降逆,如黃連等;甘能補益,如甘草等;咸能軟堅散結,如昆布等。
3、升降沉浮。指藥物進入體內后能產生升陽舉陷、或下降平逆、或上行發散、或下行泄利的作用,可以糾正病勢下陷上逆之偏差。升浮藥多具有升陽、發散、解表、催吐的功能,沉降藥多具有清熱、瀉下、利水、降逆、平喘、潛陽的功能。
4、歸經。指藥物對機體某一臟腑經絡具有選擇性的發揮治療作用,如黃連能清瀉心火,故認為黃連入心經。
綜上所述,中藥的藥理作用是通過四氣、五味、升降沉浮、歸經等機制綜合性完成的,雖然每一種藥物有幾種功能,甚至多功能,但都有一個主次之分,不可能找到一種能包治天下所有疾病的藥物。將各種具有不同功能、不同藥力優勢的藥物,在申醫藥理論指導下,通過辨證用藥,合理的配合,有效地發揮藥物的整體協同效果,從而達到治療各種常見病、疑難病的目的。
藥茶也是在中醫藥理論的指導下使用的,它的保健機理同其它申藥方法治病的機制一樣,同樣通過藥性與病性的相互對抗、藥性對機體正氣的協調補充來達到治病目的。如熱性病表現出大熱、大汗、口渴、喜冷飲、煩躁等癥狀,用寒涼藥物甚或以冷飲的方式飲用,就可以有效地抑制亢盛的熱邪,最后恢復機體的陰陽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