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個問題,你能解答嗎?
發布時間:2024-09-10 點擊:70
導讀:近日翻看茶友的留言,其中一條是這樣寫的:“我喝茶30年了都不敢分享經驗,你喝茶四年就能分享經驗?”細想之下該茶友想表達的意思就是喝茶這件事情真的太深奧,所謂的學無止境在喝茶過程中表現得淋漓盡致。為了貫徹“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學習精神,我們就來學習一些比較簡單但確實很重要的茶葉知識。
q:信陽毛尖上的那層“毫”,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
a:信陽毛尖的白毫,是有兩個原因造成。一方面,是由于茶青采摘時間較早。按照民間的說法,就是用的都是嫩葉嫩芽。有機會去茶山體驗采茶,您就會發現細嫩的茶葉上多覆蓋有茸毛。反之在老葉子上,很難找到“白毛”的蹤跡。因此,白毫也是判斷茶青老嫩的標準之一。
其次,成茶中的白毫也得益于高超的手藝。越是細嫩的茶青,自然就越難伺候。猶如越是年輕的小姑娘,越容易有傲嬌的性子一樣。制茶過程中,若是手法過重很容易傷及茶青。這樣制成的茶葉,也就容易有“脫毫”的問題。賣相大打折扣,自然也會影響價值。
在白茶中,最高等級為白毫銀針。這款茶就是選用最為細嫩的芽頭,精心制作而成。由于成茶通體披有白毫,條索如針似劍,所以才得了“白毫銀針”的雅號。與信陽毛尖一樣,也都是價值不菲的名茶。
q:安化黑茶撬開后發現有黃色斑點,是茶葉變質了么?
a:您所說的這種黑茶,學名叫做“茯磚”。它產自湖南的安化,是當地黑茶“三磚三尖”中的名品。顧名思義,茯磚是一種磚茶。其外形特點是磚面平整,棱角分明,厚薄一致。沏出來湯色橙黃,潤而不濁,味厚不澀,茶氣十足。
最為關鍵的是,要求茯磚中發花普遍旺盛。這里說的“花”,就是肉眼可見的那些黃色斑點。它是一種有益菌,學名“冠突散囊菌”。如同酸奶中的乳酸菌一樣,它也是調節胃腸功能的利器。喝起來,還有幽幽的金花香。
安化黑茶由于藥效奇佳,曾被收入《本草綱目拾遺》。其中記載:“安化茶出湖南,粗梗大葉,須以水煎,或滾湯沖入壺內,再次火溫之,始出味,其色濃黑,苦味帶甘,食之清神和胃。”如今喝安化茯磚茶,確實能“清神和胃”。這里面,冠突散囊菌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看到安化茯磚中有黃色斑點,不要以為是變質茶葉。很可能,倒是一塊金花茂盛的上等黑茶呢。
q:得了胃病,還可以喝茶么?
a:很多朋友本來嗜茶如命,但自從得了胃病煩惱就來了。患胃病的朋友,普遍處于想喝茶又不敢喝的狀態。關于喝還是不喝的問題,每天都要在腦子里激烈斗爭好幾次。其實,有忌口的意識是一種嚴謹的態度。但也不必過分擔心,只要科學的飲用,茶還是可以喝的。
胃病的種類非常多,最常見的有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出血等。首先要說明,胃病患者服藥期間不宜飲茶。大致在服藥2個小時后,便可以開始享用茶了。當然,要有選擇性的“享用”,且不可肆無忌憚。
一般來講,飲用些糖紅茶、牛乳紅茶都是不錯的選擇。溫和的茶湯有助于消炎和保護胃黏膜,對潰瘍也有一定的療效。如果想飲用其他茶品,則一定要以淡為宜。濃茶釅茶,絕不適合胃病患者。得了胃病,也不必談茶色變。適當飲茶,還可以阻斷體內亞硝基化合物,從而預防癌變。
q:茶葉和黃芪一起喝,這樣靠譜么?
a:茶,分為清飲和調飲兩大系統。顧名思義,調飲就是將茶與其他食材調和在一起的飲用方法。反之,清飲就是單單是茶與水的合作了。唐代陸羽,提倡清飲而反對調飲。畢竟是茶圣,說話還是有分量。由《茶經》所確立的中國茶審美觀,卻有著千年的影響力。就因為陸羽的一句話,調飲茶一直為中原茶俗不恥。自唐以來,一直是清飲茶的天下。
至于茶與黃芪一起沖泡,顯然是調飲茶的范疇。一方面,不容易喝出茶的本味。另一方面,藥材與茶的混用,還是建議要遵醫囑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