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泡出來有毛是怎么回事
發布時間:2024-09-09 點擊:342
碧螺春屬于綠茶,因產于江蘇吳縣的洞庭山區,故又稱“洞庭碧螺春”。可從外觀色澤和湯色辨別真假碧螺春:未加色素的碧螺春是滿皮白毫,有白色的小茸毛,開水沖泡后色澤比較柔亮鮮艷,;而著色碧螺春其茸毛是被染成綠色的,看上去顏色發黑,發綠、發青、發暗,沖泡后呈現出跟陳茶一樣的黃暗顏色。
碧螺春等級分為五級,從特一級至三級碧螺春茸毛的密度依次減少,越是好的碧螺春其毛越多,到最好的碧螺春炒青就沒有啥茸毛了。碧螺春的茸毛分布除了和茶葉嫩度有關,還有一個是和碧螺春的炒制工藝有關,技藝高超之人所炒制的碧螺春茶葉,那茸毛的密度要比不怎么會炒的人要少一些。純手工炒制的碧螺春茸毛是一朵朵的附在碧螺春茶葉身上的,看上去是活的,而機器炒制的碧螺春,那茸毛是和碧螺春茶葉捻在一起的,看上去比較“死”,所以看茸毛也能看出此碧螺春是機器炒制的,還是手工炒制的。
一碧螺春茶乾看得見絨毛,但數量不會太多。
二茶乾毫中帶黃綠色光。
三泡開以后有許多絨毛會浮在水面上。
四湯色應是清澈的,若混濁則是制作工序不太精良。
當然并不是一定說茸毛多就是好碧螺春,這還涉及到一些不法商人采用一些特殊手段,用仿制的技術,加上一些特制的茸毛混在碧螺春茶葉中,以便達到那種滿身毛的效果。當然這些在市場上還是很少的,添加進去的茸毛和純手工炒制自然產生的茸毛,那肯定是不一樣的,這個說也說不大清,要經常喝碧螺春茶之人才能分辨出。
品嘗高級碧螺春頗有情趣。品飲時,采用潔凈透明的玻璃杯,先沖開水后放茶。或用70~80°c的開水沖泡。當碧螺春投入杯中,茶即沉底,瞬時間“白云翻滾,雪花飛舞”,清香襲人。茶在杯中,觀其形,可欣賞到猶如雪浪噴珠,春染杯底,綠滿晶宮的三種奇觀。飲其味,頭酌色淡、幽香、鮮雅;二酌翠綠、芬芳、味醇;三酌碧清、香郁、回甘,真是其貴如珍,宛如高級工藝品,不可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