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看牛郎織女星
發布時間:2024-09-08 點擊:59
農歷七月初七為七夕節。這一時節,炎熱之中漸有陣陣涼風來襲,花草樹木依然繁茂,空氣中若有若無彌漫著葡萄等水果的清香。白天也許會飄些濛濛的雨絲,夜間草際中則不時傳來幾聲寂寥的蟲鳴。
七夕節是最能引發中國人浪漫情懷的傳統節日。歷代文人騷客曾寫下很多有關這個節日的纏綿凄惻的詩詞,來抒發情人之間的相思之苦與相聚之喜。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這是宋代秦觀所作的一首廣為流傳的“鵲橋仙”,尤其是詞里面的“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一句成為千百年來情人的慰別之辭,來安慰自己和愛人如果愛情能天長地久,就不要在意眼前短暫的離別。而從歷代關于七夕節抒發男女之情的文學作品來看,都離不開牛郎(或者牽牛)、織女、銀河、分離、相思、鵲橋、相會等元素,所有這些都源自一個千古流傳、凄美纏綿的愛情故事,即我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的牛郎織女傳說。
夏夜里,遙望繁星密布的夜空,勞累了一天的人們一邊乘涼一邊講述流傳了一代又一代的牛郎織女的故事。這曾是人們消夏娛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牛郎織女傳說首先源于兩顆星。在夏天晴朗的夜晚,仰望夜空,人們會發現在正上方的銀河兩岸有兩顆比較明亮的星星遙遙相對。銀河東南方向的那顆亮星即牽牛星,又俗稱牛郎星,在它的兩邊分別有一顆較暗的小星,民間傳說是牛郎織女夫婦的一雙兒女。夏天的夜空中這三顆星很顯眼,好像一個人在挑著擔子趕路。在天河西邊與牽牛星隔河遙望的是織女星??椗桥赃呥€有呈菱形的四顆小星,好像織布的梭子。歷史上將這兩顆星星明顯人格化大概是在東漢時期。
一首創作于東漢后期的古詩《迢迢牽牛星〉曾說:“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闭f明這時的牛郎織女已被幻化成相互傾慕又不得相聚的戀人了。曹植的《九詠〉中亦有“牽牛為夫,織女為婦??椗?、牽牛之星,各處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會”的詞句,說明此時的牛郎織女已經被認做是夫妻了。而此后隨著時間流逝,牛郎織女故事更是日漸豐富,并與民間節日習俗相結合,緊密融匯入民眾文化生活之中。
牛郎織女傳說在我國各地的流傳中,細節上各有變異,但故事情節大致是一樣的。傳說織女是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的女兒,也有的說織女是他們的外孫女,被稱為天孫。她聰明美麗,心靈手巧,主要工作就是用她的巧手編織七彩云霞。她編織的云彩隨著時間和季節的轉換變幻成不同的顏色,被稱為“天衣”。
牛郎是人間的一個孤兒,生性忠厚老實。他自幼父母雙亡,跟隨哥嫂生活。
但是哥嫂對待牛郎很刻薄,尤其是嫂嫂心地歹毒,經常虐待他,并多次想謀害他。
只有與他相依為命的老黃牛讓他感到一些溫情。他總是選最嫩的青草喂老牛,挑最清澈的水給老牛喝,心中有話也是向老黃牛訴說。后來哥嫂與牛郎分家,獨占了大部分家產,而牛郎只要了整日與他為伴的老牛和一輛破車。牛郎帶著老牛找了一個水草豐美的地方安了家,并在老牛的幫助下修房蓋屋、開墾荒地。他辛勤耕作,漸漸過上了溫飽的日子。但是只有一個人的家不免有些冷清,牛郎感到非常寂寞。
一天,老牛突然開口對牛郎說:“牛郎,今天天上的仙女們要下凡到河里洗澡。你趕快到河邊的蘆葦叢里等著。有一個身穿紅衣的美麗仙女將成為你的妻子。你把她的紅色仙衣藏起來,她就不會回到天上去了?!痹瓉砝吓J翘焐媳毁H下凡的金牛星。而天上的織女早就發現了地上勤勞樸實、聰明忠厚的牛郎,并深深愛上了他。向往人間的她今天終于有機會和她的姐妹們偷偷下凡來到人間。
在河邊等候的牛郎不一會就看到身穿七色彩衣的仙女從天上翩然飄下,她們悄然褪下彩色羅衣,縱身躍入清澈的河水里。趁著她們在河里嬉戲,牛郎趕緊上前偷偷拿走了那件紅色的仙衣。仙女們洗浴完畢,紛紛穿起自己的衣裳,像一只只美麗的天鵝飛向天空。只有織女丟失了衣裳無法回到天界。正當織女又羞又急時,牛郎走了出來,要求織女嫁給他??椗吹绞亲约阂恢睈勰降呐@?,就含羞答應了他。
從此,牛郎和織女相親相愛。他們男耕女織,辛勤勞動,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后來,又生下一兒一女。兩個孩子聰明可愛,給牛郎織女的生活增添了無比的天倫之樂,也讓他們夫妻對未來充滿了美好的期望。只是老黃牛日漸衰老,有一天它將牛郎叫到跟前,對他說:“我就要死了。我死后,你要把我的皮剝下來曬干收藏好,日后有難時,披上它可以騰云駕霧。”老黃牛說罷便死去了。牛郎織女含淚剝下老牛的皮,埋葬了它,并將牛皮曬干收藏起來。
這時,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發現了織女觸犯天條,私自下凡與凡人婚配的事,極為震怒。在農歷七月七日這天他們派天兵天將到人間來捉拿織女。正在家中織布的織女被天兵天將捉拿,牛郎揮起牛鞭與天兵天將拼命,卻被他們打倒。織女趕忙擲出手中的織布梭,救下牛郎。天兵天將給織女套上繩索,帶她飛向天空。一雙兒女看見媽媽被帶走而大哭。牛郎想起老牛臨死前講的話,趕緊取出牛皮,用籮筐挑起一雙兒女,披上牛皮追了上去。眼看就要追上織女了,王母娘娘情急之中拔下發髻上的金簪,在空中一劃,頓時一條波濤洶涌的天河出現在牛郎織女中間,將兩人生生隔開。牛郎織女隔河呼喚著對方,聲嘶力竭,痛不欲生。兩個孩子也一聲聲地哭喊著媽媽,催人淚下。他們堅貞的愛情感動了靈鵲仙子,喚來普天下的喜鵲為其搭起一座長長的鵲橋,架在銀河上??椗畳昝摾K索與牛郎在鵲橋上相會了,他們一家四口相擁而泣。王母娘娘看此情景也有些于心不忍,于是允許他們每年七夕相會。
從此,每年七月初七各地的喜鵲就爭著飛到天上為牛郎織女搭鵲橋,讓他們踏上鵲橋相會。據說各地七夕節這天都很少看見喜鵲,那是因為它們都飛到天上給牛郎織女搭鵲橋去了。每年立秋時節,喜鵲開始脫毛換羽。民間傳說,七夕節過后喜鵲羽毛脫落是牛郎織女走在鵲橋上時踩踏造成的。七夕節這天通常是陰天,還時常飄落些濛濛細雨,據說那是牛郎織女見面后因傷心而流下的相思淚,所以這天的細雨又叫相思雨或相思淚。另外,這天晚上各地民間還有姑娘小伙到葡萄架下聽牛郎織女說悄悄話的習俗。據說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在葡萄架下靜靜傾聽,可以聽到他們相會時所說的私房話。有些地區的農村還有在七月七日白天殺公雞的習慣。老百姓體恤牛郎織女久別重逢,短暫相聚又要灑淚而別,所以就殺掉公雞,以免它們起早打鳴而催醒牛郎織女的好夢。
在傳統的中國農耕社會,男耕女織是普通老百姓的典型生活方式,也是他們生活的追求。而娶一個美麗賢惠、心靈手巧的女子做自己的妻子恐怕也是大多數中國男子的夢想。對于情愛表達含蓄的中國人來說,七夕節和牛郎織女傳說恰好提供了適當的平臺和載體。千百年來,每至七夕,天下有情人都自比牛郎和織女,抒發對愛人的情懷。上至帝王貴妃、下至鄉野村姑,都有在這天祈求自己婚姻幸福美滿的習俗,正如古詩有言:“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