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普洱的出現改變了“新茶為貴”的狀態?
發布時間:2024-09-03 點擊:70
新茶,是指當年春季從茶樹上采摘的頭幾批鮮葉加工而成的茶葉。
為求其鮮嫩,一些茶農在清明節前就開始采茶,這樣的茶被稱為明前茶;谷雨節氣前采的茶,被稱為雨前茶。
我們日常生活中買東西的時候一直遵循一個原則——舊不如新。小到衣服、鞋子、手機、電視,大到車子和房子。
很多人在喝茶的時候也有這個習慣,覺得茶葉放時間長就不能喝了,新鮮的茶葉才是最好的,其實不然。
“新茶為貴”原因有很多。
普通茶葉能夠存放的時間很短,當茶友手中的茶葉見底了,這個時候又恰好趕上了茶葉采摘的季節,買一些新鮮的茶葉來填庫存就再合適不過了。
「買新茶,喝舊茶」,多數茶友都會這樣做,是根據茶葉愛好者的習慣來決定的。當買新茶成為一種風氣,供不應求的狀態下,價格自然就上去了。
新茶的品質容易把握,部分茶葉在存儲的過程中容易對溫度和濕度把握不當,造成茶葉變質,尤其是個人收藏愛好者。所以大部分茶友還是選擇喝新茶,避免這些問題的出現。
隨著時代的發展,普洱古樹茶進入大眾的視野之中,成為改變茶行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新茶為貴”的觀念漸漸淡入人們的視野之中,進入普洱時代。
普洱時代的到來,徹底打亂了茶葉傳統市場上“新茶為貴”的狀態。為什么這樣說?其實主要是因為普洱茶越陳越香。
常見的茶葉保質期一般在1-2年,過了這個時間就沒有飲用的價值了,所以一般都是“新茶為貴”,越新鮮的茶葉,口感越好。
普洱茶不一樣,不僅可以長時間儲存,還能像古畫、銀元、郵票一樣,具有收藏價值,而且年代越久,收藏價值越高。
普洱越陳越香。這主要是由普洱茶的功能所決定的。普洱茶在優質的條件下貯藏,品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的更加優質。
「物以稀為貴」,古樹茶的出現也成為改變“新茶為貴”的原因之一。經年累月香氣的沉積,不僅潤澤了身心,還感受了時間的脈絡,老茶的魅力就是如此。
『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盧仝的《七碗茶詩》給人以美妙的意境,普洱也給人以美好的體驗,喝茶是件趣事,也是值得細細回味的事。因此,普洱茶被稱為茶客的最后一站。
其他茶葉更新換代的時候,只有普洱一直堅守。從新茶到古樹茶,從品茗到收藏,這些都是其他茶葉所不及的。
不變的只有茶樹依舊在靜靜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