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怎么有毛,能喝嗎?
發布時間:2024-08-30 點擊:272
碧螺春是很多人都比較喜歡喝的綠茶佳品,但有的時候會發現碧螺春身上有很多毛,且沖泡后茶湯里也有很多毛,這是為什么呢?其實碧螺春上的白毛叫茸毛,是茶葉細嫩的表現,是能喝的。
碧螺春怎么有毛?
碧螺春采摘有三大特點: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揀得凈。每年春分前后開采,谷雨前后結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質最為名貴。通常采芽葉初展,芽長1.6~2.0厘米的原料,葉形卷如雀舌,稱之為“雀舌”,炒制500克高級碧螺春約需采6.8~7.4萬顆芽頭,歷史上曾有500克干茶達到9萬顆左右芽頭,可見茶葉之幼嫩,采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細嫩的芽葉,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和茶多酚。優越的環境條件,加之優質的鮮葉原料,為碧螺春品質的形成提供了物質基礎。
國家標準對洞庭碧螺春茶按產品質量分為特一級、特二級、一級、二級、三級五個等級,其中特一級、特二級最為名貴。芽葉隨1~7級逐漸增大,茸毛逐漸減少。
碧螺春的“毛”能喝嗎?
當然能喝。碧螺春干茶上的“白毛”,其實是茶毫,就是茶葉上的茸毛。“毫毛顯露”不僅有觀賞價值,也有飲用價值。毫毛能喝,而且好喝。它富含氨基酸和茶多酚,滋味鮮爽,可以放心飲用。要知道茶葉茸毫含量的多少及隱顯是評定茶葉品質優劣的一個重要因素,它還能提高茶湯的品質,因此好多廠家在制作過程中會有提毫工序,以充分發揮茶毫的特性。
尤其對于綠茶來講,干茶上有白毫,是茶葉嫩度的表現。白毫越顯,茶葉越嫩。嫩嫩的芽葉,葉背上滿布茸毛,制成成茶后,干茶滿披白毫。茶毫出現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是茶葉嫩度好的表現。
常常聽說“一芽一葉”、“一芽二葉”,這個說法指的就是采摘嫩度。通常紅、綠茶采摘嫩度比較高,會以顯毫為品質優秀的體現。不過其他茶類也會出現這個外形特征就是了。
我曾經喝過碧螺春篩下的毫毛,味道很不錯。嫩度高的茶還會有一種特別的毫香,是一種非常令人愉悅的香氣。
特級碧螺春干茶入眼銀綠,滿披茸毛,特別漂亮。泡出來的茶會有茸毛在水里沉浮,顯得茶湯渾濁,但并不會使茶湯扣分。
通過本文的介紹,相信大家都了解了碧螺春上有白毛是很正常的,同時也證明了碧螺春茶葉比較細嫩,等級偏高,如果你喝到的碧螺春也有毛,那么請認真對待,不要浪費了這等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