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野生古樹紅茶中國紅的特點及功效
發布時間:2024-08-29 點擊:61
以云南為代表的中國西南是世界茶樹的原產地,至今仍是中國乃至世界古茶林保存面積最廣、古茶樹和野生茶樹保存數量最多的地方。
古樹茶生長在有“茶樹自然博物館”之稱的千年古茶林,雨水豐富,土壤肥沃,溫和的亞熱帶氣候,再加上布朗族人的勤勞與智慧,布朗人將茶樹種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巧妙地利用生物多樣性防治茶樹病蟲害,通過落葉和野果的自然發酵,為茶樹提供了豐潤的肥料,并有效地抑制了雜草的滋生。
購買云南最好的鳳慶滇紅茶請點擊購買>>>>>>>>>
古樹紅茶,茶界命名——屬于滇紅茶,云南滇紅茶產區主要是云南瀾滄江沿岸的臨滄、保山、思茅、西雙版納、德宏、紅河6個地州的20多個縣。云南省并沒有四季之分,與江南地區的二十四節氣區分有天壤之別。每年十月底至次年五月受伊朗印巴地區和沙漠地區氣流影響,日照充足、空氣干燥、降雨偏少,為明顯旱季。
六月至十月初受赤道海洋西南季風和熱帶海洋東南季風影響,溫度高、濕氣重,降雨日多且量大,為明顯雨季。年乎均溫度攝氏17—22度,年平均降雨量1200—2000毫米之間,相對濕度在80%以上。土壤為磚紅壤與赤紅壤為主,ph值4.5—5.5之間,疏松腐質土深厚,有機含量特高。特別適合紅茶的生長。
云南地處中國西南邊陲,地理位置在東經97°—106°,北緯21°9′—29°15′之間。主產茶區基本上分布在橫貫東西的北緯23o27′附近。這條在北回歸線附近不超過3o的緯度范圍內,被科學家稱為“生物優生地帶”。
全省128個縣有120個縣產茶,23個重點茶產縣的海拔高度,均在1000—2000米之間。云南有雨熱同季和干涼同季的氣候特點,全年平均氣溫保持在15℃—18℃之間,晝夜溫差平均超過10℃以上。從3月初到11月底,一年可采9個月的茶葉,春者為佳。
云南古今十二山五水構成山嶺縱橫,河谷淵深,錯綜復雜的地形地貌,這種帚形地系、水系,使云南西北高東南低,即可抵擋西北大陸性氣候的入侵,又可接受來自印度洋、太平洋溫暖季風,隨地形產生溫度水平、垂直的變化,形成獨特的高原氣候和山地氣候。茶區山巒起伏,云霧繚繞,溪澗穿織,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多紅黃壤土,腐殖質豐富,具有得天獨厚的茶葉生產的自然條件。
古樹紅茶外形肥壯重實,芽多呈金黃色;沖泡后,香氣鮮純天然,顯蜜果香;湯色紅橙金黃,艷而不俗,清澈明亮;品啜之,鮮醇甘活爽口,齒頰留香;再觀葉底,芽頭嫩肥完整。
可連續沖泡10道以上,香氣依舊芳馥,甜醇之感縈繞充溢口腔,令人回味無窮。古樹紅茶餅,煮飲后湯色紅艷,滋味更加醇厚,回甘久久。
古樹紅茶,是選用云南省南部與西南部的臨滄鳳慶、保山、西雙版納、德宏等地的三百年以上野生喬木古茶樹鮮葉為原料,在傳統紅茶工藝基礎上,引入工夫紅茶工藝精心研制而成的一款獨具特色的紅茶!
古樹紅茶屬于發酵茶,制作系采用優良的云南大葉種野生喬木古茶樹鮮葉,先經萎凋、揉捻、發酵、干燥等工序制成。將從古茶樹上采下的新鮮細嫩的茶葉擺放在通風透氣的竹簾上散發水分的過程稱為萎凋,當水分散失到一定程度,茶葉變成萎松時再放入有棱骨的揉捻機內揉捻,使茶汁揉出,茶葉成條。
揉好的茶葉放在木制的盤內,在適宜的溫、濕度條件下,茶葉逐漸變紅,并散發出一股獨特香味,這時再把茶葉放到烘干機里烘干至可以捏成粉末時,古樹紅茶就制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