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葉知識介紹:最全的茶葉知識
發布時間:2024-08-25 點擊:64
一、茶的起源
1.茶的起源與發展史
中國是第一個發現和使用茶的國家。
①神農品嘗百草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
②我國云南有2000多年的大樹種:
③茶從唐朝開始就從我國傳播到朝鮮,日本,荷蘭,葡萄牙,英國,俄羅斯,美國等。
④茶的名稱起源于中國。
2.我國茶葉的發展歷史
我國是世界上第一個發現,栽培和利用茶的國家。根據歷史資料,茶樹起源于中國。早在5,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發現茶具有排毒作用。中國是茶葉之鄉。經過漫長的歷史歷程,茶已在全球50多個國家扎根,茶已成為世界上三種最受歡迎的非酒精飲料之一。
①神農時期:大約在5,000年前,茶葉被用于煮沸和飲用,用于藥用;
②春秋至西漢初年:約2000年前,以茶為食;
③漢代:在1500年以前,茶已成為宮廷飲品。開始制作茶餅運輸。成都是我國最早的茶葉集散地。
④唐代:1200年以前,受唐代經濟文化的影響,陸羽的《茶經》主張喝茶已成風,茶道應運而生。
⑤宋朝:1000多年前,水質和茶斗活動是茶文化發展的鼎盛時期,已達到頂峰。
⑥明朝:按現在的600年,朱元issued頒布法令“造龍,只有芽造茶”,茶的傳播開始流行。形成了黃茶,紅茶和香茶;
⑦清朝:300年前,茶館開始盛行,中國茶開始大量出口,并建立了世界茶市場。烏龍茶,紅茶和白茶的工藝依次形成:
⑧從清末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由于清政府的腐敗和戰爭,茶道變得虛弱:
⑨改革開放后,在政府的支持和關注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道開始復興。
二、茶區的分布
1、世界茶區分布
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產茶,分布在世界五大洲,其中亞洲的面積最大,并以中國為最。
印度和斯里蘭卡等國以生產紅茶為主,出口占據歐洲市場的主要部分;日本主要生產蒸青綠茶,有小部分烏龍茶;中國的茶葉種類最齊全,有六大茶類。
三、茶葉的雙重屬性
1、自然屬性:
即茶葉的保健功效。
2、社會屬性:
以茶會友,以茶養性,以茶送禮,以茶修得,以茶養廉,以茶清政,以茶坐禪,以茶健身等。
四、茶葉的特性
1、吸附性:
可吸附異味、雜味;
2、避光性:
陽光照射會變色、變味。茶葉通常只能用文火焙,不能太陽曬。
五、茶葉的味道
茶葉的滋味,是由幾十種呈味物變化的綜合反映。其中主要的五味及其成味物質如下:
1、苦味:咖啡堿
2、澀味:茶多酚
3、鮮味:氨基酸
4、甜味:可溶性糖
5、厚味:果膠
六、茶葉的貯存
1、避光
2、防潮
3、防異味
4、防氧化
5、密封保存
七、茶葉的基本常識
1、世界上第一部關于茶的巨著是什么,何時何人所著,共分幾卷幾節?
《茶經》,唐代茶圣陸羽,分三卷十節。
2、三大無酒精飲料是什么?
茶、咖啡、可可。
3、現代的十大名茶分別是什么?
①杭州:西湖龍井(綠茶)
②江蘇洞庭:碧螺春(綠茶)
③閩北武夷山:武夷大紅袍(烏龍茶)
④閩南安溪:鐵觀音(烏龍茶)
⑤安徽六安:六安瓜片(綠茶)
⑥安徽祁門:祁門紅茶(紅茶)
⑦河南信陽:信陽毛尖(綠茶)
⑧湖南:君山銀針(黃茶)
⑨安徽黃山:黃山毛峰(綠茶)
⑩江西廬山:廬山云霧(綠茶)
4.什么是發酵?為什么行得通?
從茶樹中摘取綠茶后,葉子中的水將逐漸蒸發并消失。在此期間,葉子將不斷產生化學變化。此過程稱為發酵。當葉中的水蒸發時,化學變化將帶走葉中所含的綠色香氣,并散發出天然香氣。這時,高溫和水的快速蒸發將消失,香氣將保留在茶中。所有發酵過程都確定成品茶。是否香氣的重要因素。
5.樹木只能在種植后數年才能收獲,什么時候會老化?
茶樹通常需要2到3年才能收獲蔬菜,并需要4年才能大量生產。然而,由于茶園管理,土壤,氣候和其他因素的影響,通常在生產12至15年后產量將下降,而在20至25年后茶樹將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