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皮茶,附加價值高
發布時間:2024-08-25 點擊:68
陳皮,中藥名。為蕓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成熟果皮。
新會陳皮的核心特點主要體現在:“藥食同源”
藥可制成:中成藥、中藥劑;食可制成:調味品、陳皮食品、陳皮健保品、陳皮茶飲品
五大核心價值之一用藥價值
陳皮性溫,味辛、苦;入脾、肺二經。
陳皮功效:有順氣強脾、降胃氣,止嘔吐、調和中焦阻塞、開胃消食、祛痰之功。
適用于脾胃虛弱,中氣不足所產生的腹部氣脹、飽嗝、惡心、嘔吐及濕阻中焦所致的納食呆滯、疲倦怠懶,大便溏薄及痰濕阻滯和咳嗽痰多等病癥。陳皮不但具有健脾和胃,祛痰平喘調中的作用,而且還有醒酒提神,疏肝健膽和化癰等功效
《中醫手冊》中言:“橘皮以廣東新會所產為佳,功效燥濕化痰、降逆止嘔……”。
《本草綱目》中言: “橘皮,其味屬辛、苦、溫,苦能泄能燥,辛能散,溫能和。其治百病,總是取其順氣燥濕之功。同補藥則補,同瀉藥則瀉,同升藥則升,同降藥則降。脾乃元氣之母,肺乃攝氣之籥,故橘皮為二經氣分之藥,但隨所配而補瀉升降也。
又曰:橘皮能散能瀉,能溫能補能和,化痰治嗽,順氣理中,調脾快膈,通五淋,療酒病,其功當在諸藥之上。
《中草藥學》---南京藥學院編:其分析廣陳皮(大紅柑)的藥理:皮中所含揮發油對腸胃有溫和的剌激作用,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排除腸內積氣,并有剌激性祛痰作用。
通過對動物進行試驗,驗證了陳皮素對增加冠脈流量、降血壓具有明顯作用作用。
以陳皮為主要成分配制的中成藥,如川貝陳皮、蛇膽陳皮、甘草陳皮、陳皮膏、陳皮末等,是化痰下氣、消滯健胃的良藥。
陳皮被廣泛用于中成藥的原料,制藥企業以陳皮為生產原料的中成藥品種達50多個(截止2011年),2010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收載的成方制劑和單味制劑中,120種中成藥以陳皮、陳皮油等為原料。如二陳丸、健步丸、烏貝散等。
五大核心價值之二食用價值(菜式調味、陳皮食品)--味道利用
陳皮所制調味品:粵菜靈魂
新會陳皮具有異香撲鼻的固有天然香氣,氣薄味厚、香氣奇特,且越陳味越香,越陳越高貴。在調味上,去腥除膻,提味增鮮是新會陳皮食用的主要價值,是粵菜的靈魂。
在新會也時興著許多用陳皮調味食用的方法,例如在蒸、煮、燜、煲、燉、鹵都去使用陳皮。如果用于制作燒賣、百草丸、魚丸等茶點,那么將別有風味。烹煮湯、羹、甜品營養極佳;烹制牛、羊、豬、雞、鴨、鵝等肉類菜肴為之上品;清蒸海鮮、河鮮、塘鮮都為之極鮮;如蒸魚、蒸排骨、蒸雞、蒸乳鴿;清蒸無鱗之類的魚,可辟泥味腥味,魚肉鮮嫩可口;還可煲湯如燉鴨、燜燉野味和鮑參翅肚等更需用上正宗品質的新會陳皮作調味配料。它那無窮的、柔和的特殊香味能使菜肴滋味甘爽、風味可口怡人,刺激食欲,美不勝言。最有名的要數陳皮白粥了,它集清香、甜香和甘香一體,讓人欲罷不能,是新會的“看家菜”;而瓦缽陳皮禾蟲,鮮嫩甘香,令人回味,是地道的家鄉菜色,也是華僑們的“思鄉菜”。
新會傳統美食如陳皮臘鴨, 陳皮老鴨湯,陳皮骨、陳皮鯪魚丸、陳皮牛肉丸、陳皮綠豆沙、紅豆沙等都是經典美食,享譽省港澳。自古以來令多少豪客俠士垂涎和酣醉。
五大核心價值之三保健價值--功效利用
新會陳皮不僅是地方特產,更是為之不多的藥食兩用的天然健康產品。食療養生保健是新會陳皮另一個重要價值。
使用新會陳皮順氣、強脾、降胃氣、祛痰的特性,直接能夠使用的地方,例如:陳皮普洱茶、陳皮白粥. 陳皮酒、陳皮蜂蜜。
也可將新會陳皮作為陰陽二氣之藥,利用它同升藥則升,同降藥則降,同瀉藥則瀉,同補藥則補的特性,可與絕大部分的藥材或食物組合,發揮更大作用。比如說:
川貝+陳皮:祛痰平喘
干姜+陳皮散:調中燥濕化痰
茵陳+陳皮:清熱利濕,順氣強脾
陳皮+茯苓:強脾祛濕,化痰祛脂
陳皮+砂仁+鯽魚(湯):開胃順氣,生津止渴
陳皮+紅棗+蓮藕(湯):養血療虛,化痰消氣,活絡養顏
陳皮+蘑菇+鴨肉(湯):滋潤健胃,順氣潤腸預防衰老。
鱷魚肉+川貝+南北杏+陳皮(湯):潤肺化痰,止咳平喘。
陳皮+銀耳+紅棗+雞蛋(糖水):養顏美膚、去皺紋。
隨著新會陳皮越來越為人所熟知,其功效價值越來越被認可。不僅作為中藥,與人們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而且作為食品保健,用途廣闊,與絕大部分食材均可搭配使用。所以說,在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好的情況下,注重養生,陳皮或許是不可缺少的一環。我們也可認為,陳皮未來市場十分巨大。
(四)收藏價值
被人們所認可的東西才有價值,而收藏則體現在其是否在一段時間內具有保值和增值的可能性。而新會陳皮兩者兼備,因此具有收藏價值。
新會陳皮的收藏價值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道地性,新會陳皮至今已有700年歷史,是世所公認的藥材,眾多典籍均有所記載。二是唯一性,新會陳皮,顧名思義,只有新會出產的陳皮才能稱之為新會陳皮,獨特的地理環境,優質的種源,傳統的工藝手法,都標志著新會陳皮的唯一性。而且新會陳皮已被認定為廣東省地理標志性產品之一。三是獨特性,新會陳皮藥食兩用,用途多樣,以新會陳皮為原料開發的食品日益增加,尤其是世紀茗家陳皮普洱茶的出現,這是普通陳皮所無法比擬的。四是稀有性,跟產量相關,由于農產品的收成跟天氣,蟲害脫離不了關系,所以客觀來說,新會陳皮的年產量低于年交易量。
(五)茶飲價值:利用其味道及功效
南方是溫濕氣候,長期濕重不散,招脾胃虛弱,脾胃乃后天之母, 脾胃不振則百病叢生。經常食用陳皮可燥濕,對脾胃有很大好處,因此有“南陳皮、北辣椒”的說法。
藥食同源是中醫保健養生的要領,新會陳皮同時具備茶的要素,甘、香、醇、甜,滋味獨特,適口性好,可作茶飲,因此其可藥可食,符合中醫藥食同源的養生保健理念。經臨床驗證,未發現陳皮對人體有毒性,適量飲新會陳皮茶,有保健作用。
泡飲新會陳皮茶不是創舉,因為明清時期就已興起泡飲“橘茶”,可謂源遠流長。飲茶是人們與大自然互動的行為,是保健養生重要的途徑之一,人們稱之“茶療”。清代,新會良溪鄉(今屬蓬江區棠下鎮)羅天池創造了“柑普茶”,今天已成為有名的保健飲品。
新會陳皮茶式分原皮茶和混合茶兩種,原皮茶(原皮茶又分青皮茶和紅皮茶)以單純新會陳皮直接泡煮,原汁原味;混合茶以茶葉或其它適配茶料配合新會陳皮泡煮,品味獨特。兩款茶式各有千秋,各具韻味。尤以原皮茶和陳皮普洱茶(柑普茶)更具特色,更有代表性。
如今,柑普茶經過幾年的高速增長,已由小眾茶品逐漸變成大眾茶品。
『知識延伸:陳皮茶道簡述』
煮茶三泡,各有不同:一泡味、二泡色、三泡色香味;一泡勁,二泡醇,三泡和。
世紀茗家新會陳皮茶藝分泡茶法、煮茶法和兌茶法三種。泡茶法就是用滾沸開水洗、泡新會陳皮的方法,既適合混合茶,也適合原皮茶;煮茶法就是將新會陳皮放在冷水中直接煮沸的方法,更適合原皮茶;兌茶法就是分別泡好上等普洱茶,和煮好新會陳皮茶,根據個人口味將陳皮茶適量倒入普洱茶中調對。
三種茶藝各具特色,各有茶道。尤以煮茶法更能體現新會陳皮的獨特神韻,正所謂“一煮閑心起,三泡韻味至”。而對茶更是能體驗“調和養性情,沏茶品大道”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