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實用的茶類品鑒知識整理
發布時間:2024-08-14 點擊:49
一、鑒茶的“八大維度”
嫩度:茸毛、鋒苗、白毫
條索:松緊、彎直、壯瘦、圓扁、輕重
色澤:色澤一致、光澤明亮、油潤鮮活
凈度:純凈、夾雜物
香氣:高低、強弱、純正與否、持久時間
滋味:濃、強、鮮、醇、苦、澀、粗、異
湯色:色度、亮度、渾濁度
葉底:整碎、嫩度、色澤、勻度
二、干茶品鑒的標準:
(一)干茶外形評語(嫩度、條索、凈度)
細嫩:葉芽細嫩,顯毫。
緊秀:鮮葉嫩度好,條細而緊且秀長,鋒苗顯露。
緊結:嫩度低于細緊,結實有鋒苗,身骨重。
緊實:緊結重實,嫩度稍差,少鋒苗。
粗實:原料較老,已無嫩感,條索粗大,稍感輕飄。
心芽:尚未發育開展成莖葉的嫩尖,一般茸毛多而成白色。
顯毫:芽葉上的白色茸毛稱“白毫”,芽尖多而茸毛濃密者稱“顯毫”,毫有金黃、銀白、灰白等色。
細緊:條索細長卷緊而完整。
壯結:條索壯大而緊結。
身骨:葉質老嫩、葉肉厚薄、茶身輕重。一般芽葉嫩、葉肉厚、茶身重的為好茶。
重實:條索或顆粒緊結,以手權衡有重實感,一般是葉厚質嫩的茶葉。
勻齊:茶葉形狀、大小、粗細、長短、輕重等相近。
光滑:形狀平整,質地重實,光澤發亮。
扁平:扁直坦平。
短碎:面長條短,碎末茶多,無整齊勻稱之感。
露筋:葉柄及葉脈因揉捻不當,葉肉脫落,絲筋顯露。
黃頭:粗老葉經揉捻成塊狀,嫩度差,色澤露黃。
(二)干茶色澤的評語
墨綠:色澤深綠泛黑,勻稱光滑。
綠潤:色綠而鮮活,富有光澤。
灰綠:色澤綠中帶灰。
鐵銹色:色澤深紅而暗,無光澤。
青綠:色澤綠中帶青,光澤稍差。
砂綠:如蛙皮綠而油潤,為優質烏龍茶的色澤。
青褐:褐中泛青。
烏潤:色黑而光澤好。
枯暗:葉質老,色澤枯燥且暗無光澤。
花雜:葉色不一,老嫩不一,色澤雜亂。
豬肝色:色澤紅而帶暗,像豬肝的顏色。
棕色:色澤棕色帶紅,葉質較老。
三、茶湯香氣品鑒的要領
(一)香氣品評:
1. 茶湯香氣品評要領:
(1)最適合聞茶香的葉底溫度是45℃~55℃。
(2)聞香時的每段嗅香時間最好是2~3秒,不易超過5秒或小于1秒。
(3)聞香時宜將整個鼻部探入杯內,但呼吸換氣不能對著茶杯,以防異味沖淡茶香濃度。
(4)冬天時聞香速度要快,夏天可以在泡茶后3~5分鐘再嗅香。
2. 茶湯香氣品評角度:
(1)香氣高低:
純:香氣純正,沒有其他異味;
濃:香氣高長,濃烈;
鮮:香氣清鮮,有醒神爽快之感;
清:清爽新鮮之感;
平:香氣平淡,無雜異氣味;
粗:感覺糙鼻,有時感到辛澀,屬老葉粗氣。
(2)純正程度:以高銳、鮮爽、濃烈、持久、純正、無異味為佳。凡高香茶、新茶、足火茶,嗅之必然香氣高、氣味正;劣質茶、陳茶或水分多的茶則香氣淡薄、低沉,而且夾雜異味。
3.茶湯香氣評語
甜香:香氣高而有甜感,似足火甜香。
純正:香氣純凈,不高不低,無異雜味。
清香:清純柔和,香氣欠高,但很優雅。
幽香:茶香優雅而文氣,緩慢而持久。
清高:清香高爽,柔和持久。
花香:香氣鮮銳,似鮮花香氣。
鮮嫩:具有新鮮悅鼻的嫩香氣。
馥郁:香氣鮮濃而持久,具有特殊花果的香味。
青氣:帶有鮮葉的青草氣。
高火:茶葉加溫過程中溫度高、時間長、干度十足所產生的火香。
濁氣:茶葉夾有其它氣味,有沉濁不清之感。
焦氣:干度十足,有嚴重的老火。
悶氣:一種不愉快的悶熟氣。
異氣:感染了與茶葉無關的各種氣味。
松煙香:茶葉吸收松柴熏焙氣味,為黑毛茶和煙小種傳統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