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學茶札記古六大茶山之蠻磚
發布時間:2024-08-09 點擊:82
大名鼎鼎的古六大茶山在各位小伙伴們心目中一定擁有至高無上、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地位,基本信息之前老畢的文章已經做過詳細的講解,這里就不再贅述,現在開始給大家講講我們在這些“圣地”的見聞。
在我們開始古六山的行程時蠻磚并不是重點,對于外面的世界來說易武才是高品質的代表,蠻磚雖屬古六山之一但名氣卻十分有限;當年第一次開著皮卡滿懷希望的達到易武住在鄉上的旅館,我倆躺在床上計劃著從落水洞到達刮風寨的路線,一切都那么美好,可當我們出發達到落水洞和麻黑后失望之極,對于兩個人生地不熟的“游客”來說你很難喝到真正的易武茶(這里賣個關子,以后講易武的時候會詳細說),于是乎我們往回走去到了不是重點的蠻磚,而我們失望之極的情緒瞬間就被蠻磚那美好的味道喚醒了。
進入蠻磚后隨機找了幾個茶農家喝了點茶,除了滿意還是滿意,在我們還在尋找下一個“目標”時,從身后的一個院子里傳來了一陣廣東口音的普通話,出于好奇我們走了進去,院子的主人看見我們進去便招呼我們在茶桌旁坐下,經過交談認識了廣東來的發仔和主人豐哥,發仔是個很有意思的人,話特別多,每年待在古六山的時間完全不亞于在廣東的時間,發仔還專門從易武請了一個王姓炒茶師傅過來,王兄做茶的手藝很不錯,第一次去豐哥的茶地就是王兄騎摩托帶我過去的(老畢帶著豐哥);我們曾經說過茶的品質樹齡并不是決定性因素,氣候生態才是決定性因素,豐哥家的茶地完全處于西雙版納的那種原始森林里面(因為很多地方必須四手四腳地爬,所以每次我從豐哥家的茶地出來都累的跟狗似的,有圖有真相哦)。
在蠻磚待的時間長了才慢慢知道,由于蠻磚在外面的世界知名度不高,所以這里的茶農很多都是賣鮮葉的,有些甚至于連鮮葉都賣不完,于是我們開始收購蠻磚的茶,對于這種高性價比兼具高品質的茶,我想小伙伴們也是喜聞樂見的(由于比較親民的價格,曾經我們還被一個朋友懷疑拿品質一般的茶給他,汗啊)。
某次和莽枝的四哥聊起蠻磚,四哥忽然問我們:“瓦竜去過了吧,沒去過瓦竜不能算做過蠻磚”,瞬間我們就碉堡了,不要說做過,當時的我們連聽都沒聽過;還有一次在八總寨遇到的張大哥指著坐在他旁邊的老者說:“這位是茶山四賢之一的權老,做茶的都知道”,我們再一次的碉堡了(不過權老那幾朵花壓得還是挺漂亮的),山上就是這樣永遠都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每次去山里總要“腦洞大開”一番;今天對于上茶山這個事老畢還說到:“其實一點都不辛苦,每次喝到一款十分驚喜的茶時一切疲憊都沖淡了”!
本文來自/捌零后學茶人,經作者授權說茶網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