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茶道中的“雅”與“俗”
發布時間:2024-03-13 點擊:243
茶是雅物,亦是俗物。進入世俗社會,行于官場,染幾分官氣。行于江湖,染幾分江湖氣;行于商場,染幾分銅臭氣;行于情場,染幾分脂粉氣;行于社區,染幾分市儈氣;行于家庭,染幾分小家子氣。熏得幾分人間煙火,焉能不帶煙火氣。這便是生發于“茶之味”以“享樂人生”為宗旨的。
當它進入官場,與政治結緣,便演出一幕幕雄壯的、悲壯的、偉大的、渺小的、光明的、卑劣的歷史活劇。
唐代,文成公主和親西藏,帶去了香茶,此后,藏民飲茶成為時尚,一此事在西藏傳為歷史美談。
唐代,文宗李昂太和九年,為抗議榷茶制度,江南茶農打死了榷茶使王涯,這就是茶農斗爭史上著名的“甘露事變”。
明代,朝廷將茶輸邊易馬,作為殺手銅,欲借此“以制番人之死命”,茶成了明代一個重要的政治磋碼。
清代,左宗棠收復新疆,趁機輸入湖茶,并作為一項固邊的經濟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