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產地介紹普洱茶產地之思茅風情
發布時間:2025-04-16 點擊:15
云南普洱茶是歷史以來形成的云南特有的地方名茶。是以云南原產地的大葉種曬青茶及其再加工而成兩個系列:直接再加工為成品的生普和經過人工速成發酵后再加工而成的熟普,型制上又分散茶和緊壓茶兩類;成品后都還持續進行著自然陳化過程,具有越陳越香的獨特品質。
云南茶馬世家普洱茶,來自云南古老茶山上的大葉種曬青茶,經過殺青、揉捻、干燥、渥堆等工序制成,條索分明,青茶味釅,生津味甘;熟普醇厚甘滑,經久耐泡。“霧瑣千樹茶,云開萬壑蔥,香飄十里外,味釅一杯中”,茶馬世家繼承了云南普洱的地理優勢,陳香濃郁,滋味醇厚,回甘悠遠,茶性溫和可口、老少皆宜。正是具備了原料優勢和工藝特色,再加上茶品陳香顯著,滋味濃釅,茶馬世家就好比一株滄桑千年古茶樹,無時不散發著普洱茶的魅力,彰顯著云南神秘的地域色彩,昭示著中華千年茶文化的茂盛繁榮!
思茅(2007年改為普洱市)是馳名中外“普洱茶”的主產區,有“茶城”之稱。其獨天獨厚的地理環境為普洱茶的生長提供了優異的自然條件,現在思茅所產茶葉已遠銷日本、新加坡等國。
思茅地區位于云南省的西南部,地域廣大,轄一市九縣,有人口240萬人,面積45385平方公里。思茅地區地處亞熱帶,境內山巒疊嶂,原始森林遮天蔽日,奔騰不息的瀾滄江穿越其境。良好的自然條件使其成為世界茶樹的發祥地。 思茅地區的種茶歷史悠久,境內至今還自大片保護良好、種類齊全的野生型、過渡型、栽培型古茶樹和茶園。2700多年的鎮源縣千家寨野生型古茶樹,上千年的瀾滄拉祜族自治縣邦崴過渡型“古茶樹王”和景邁山萬畝人工栽培型千年古茶園,構成了聞名中外的“古茶樹博物館”。思茅地區與西雙版納州地域相連,歷史上有很長一段時間處于同一轄制,同為中國名茶----普洱茶的原產地。普洱茶就因古代兩地的茶葉都運至思茅廳的普洱府所在地進行交易而得名。
思茅地區山高、濕熱、霧大,利于茶樹生長,所謂“高山云霧出好茶”是也。經過長時間的發展,茶葉生產已成為思茅地區的支柱產業之一。現全區有茶園面積45萬畝,年產茶28萬擔,產值1.5億元。思茅地區名條產品眾多,系列齊全,有毫峰型、扁葉型、卷曲型、針型、花型、特種型等,共有名茶114個,其中:國際金獎5個,部級名茶34個,省級名茶22個,地區級名茶57個。
思茅地區在發展名茶生產中有著自己的顯著特點,即:經過最近幾年的發展,已經走上了一條城鄉結合、科技與經濟結合、開發與開放結合、農工貿一體化、產供銷一條龍、建設規模化、商品基地專業化的路子,區內茶葉產業化的格局基本形成。1993年隆重召開的首屆“中國普洱茶葉節”,“中國普洱茶國際學術研討會和中國古茶樹遺產保護研討會”,進一步提高了中國普洱茶和思茅茶葉的知名度普洱茶生產在歷史上曾經使思茅具有“銀思茅”之美喻而與“金騰沖”齊名。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發展,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思茅地區的茶葉生產將再邁上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