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細節決定成敗
發布時間:2025-04-12 點擊:10
很多人在高價購買了茶葉之后,興致勃勃地開始自己沏茶,可是令人奇怪的是,泡出的茶葉味道總是不盡如人意。許多茶友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其實泡茶中有很多小細節,而這些小細節能夠影響泡茶品質的好壞
1、溫杯潔具不可少沖泡任何一種茶葉時,都需要先用開水將所有器皿都燙一遍,“溫杯潔具”顧名思義,除了清潔茶具,溫杯也是使茶湯更好喝的一個前提。如果直接將茶湯倒進沒有燙過的杯子里,茶湯溫度就會迅速下降,從而影響茶湯的滋味。除此之外,用第一泡洗茶水再燙一遍茶具,茶味也會更純正。
2、取茶量要注意取茶量并沒有絕對的標準,但是茶葉太少的話茶香不足水味太重,太多則茶味過濃,一般來說100毫升左右大的蓋碗,放5至7克干茶,能夠充分體現一款茶的特質。在剛開始時,最好使用電子稱來稱量,以求得到準確的投茶量。等到沖泡熟練了以后,量的多少就比較容易把控。當然,最好還是按照自己的口感喜好來自行調整,“食無定味,適口者珍”,放到茶葉這里來也是一樣的道理。
紫砂壺相較蓋碗而言出湯更慢,不但投茶量需要酌減,沖泡時間也需要適當縮短。而且不同的紫砂壺,器形不同,壺嘴不同,投茶量也就各不相同??梢哉f每一款都有適合自己的投茶量,建議大家多做實驗,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3、沖泡時間有講究沖泡時間對茶湯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但很多細節的地方常常容易忽略。如注水和出湯的時間,也是計算在沖泡時間中的,最好能夠保持一個穩定的注水和出湯時間。雖然隨著沖泡次數的增加,沖泡所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但第二泡要比第一泡的時間短些,因為第一泡只是醒茶,茶葉經過第一泡的浸潤之后,第二泡的內含物質析出速度要比第一次快,所以要縮短一些時間。
另外茶葉如較松散,或碎末較多,則內含物質浸出速度較快,需要適當減少沖泡時間,防止茶湯滋味苦澀。茶餅壓制較緊時,醒茶不容易將茶葉完全泡開,則需要適當延長沖泡時間。因此建議大家多做實驗,多多交流探討。4、水溫是關鍵水溫是首當其沖的泡茶關鍵,用高于90℃的水沖泡綠茶,茶湯的活力就會降低且容易燙壞茶葉;沖泡鐵觀音要用沸水,否則香氣不揚,陽剛的風格也表現不出來;紅茶則要用85℃至90℃的水沖泡,以保持最香甜的口感,過高容易燙壞茶葉。
單說普洱茶,不同的普洱沖泡水溫都不一樣,像班章、易武這樣滋味醇厚的古樹茶必須用沸水沖泡,才能使其茶香充分釋放;沖泡熟茶的水溫要求更高,在注入沸水前后還需要“淋壺”,保持壺溫不降,這樣沖泡出的茶湯滋味強、湯感厚;而特殊的普洱茶,例如獨芽茶,沖泡水溫在90℃至95℃即可。可以說每種茶都有最適合它的溫度,這個問題有個很好的解決方案,現在有專門燒泡茶水的壺,其底盤上一般都會顯示當前水溫,根據需要的水溫來燒水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