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山詳解之臨滄茶區
發布時間:2025-03-30 點擊:31
壩糯茶山
地理環境:壩糯山位于雙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縣勐庫鎮,海拔高至1840米,生態環境良好。其所屬的勐庫大葉種茶是首批國家級良種,歷代皆為云南名茶,論其起源有二種說法:一是距今三百多年前由西雙版納引種至勐庫后變種;二是由勐庫特有野生茶種人工馴化變種使其枝條遒勁盤結像藤條一樣,所以他還有另外一個名稱叫做“壩糯藤子茶”,這也是壩糯古樹在生長形態上跟勐庫其他寨子的古樹區別所在。“壩糯藤子茶”曾經是頭人、土司與貴族的專供茶,是勐庫東半山茶的代表,也是現存古茶樹最多的寨子。
生長形態和茶種:云南大葉種野生茶。
茶質特色:茶質高揚,高香、味剛,口感豐富飽滿,甘甜質厚,茶氣強而有力,氣足韻長。口感香型與易武茶區類似,不輸易武正山。
冰島茶山
地理環境:冰島古茶園是云南大葉種茶的發祥地之一。云南最具盛名的勐庫茶山以冰島為界分東、西半山,所產之茶風格各異,冰島村的老茶樹大多枝繁葉茂,老而青翠,老而不衰,是最珍貴的云南普洱茶之一。大長葉、墨綠色,葉質肥厚柔軟、茶香濃郁,非常獨特,它是勐庫茶的極品、也是云南普洱茶的極品。其老樹古樹的內含物質豐富,口感獨特等特點博得很多茶人的喜愛。如果說老班章是普洱茶中的老大,那冰島茶絕對稱得上老二!
生長形態和茶種:云南大葉種野生茶。
茶質特色:東半山茶香高、味揚、口感豐富飽滿,甘甜質厚 ;西半山茶質氣強之長,茶氣強而有力,氣足韻長。湯色勻鮮亮、濃厚如油;其味變化多端、唇齒留香;茶杯內蜜香濃厚,久久不能散去。
大雪山
地理環境:大雪山海拔2200至2750米,是目前全世界發現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大葉茶種群落。生長群落地處雙江縣大雪山中上部人的原始森林中,這里分布著目前已發現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野生古茶樹群落,大部分樹齡在千年以上。此茶采摘極難、產量極低,彌足珍貴。
生長形態和茶種:云南大葉種野生野放茶。
茶質特色:葉質肥厚寬大,香型特殊、野香中帶蘭香,勁揚質厚,微苦回甘轉甜,沉雄霸道。舌面甘韻與上顎中后段香氣飽滿,口感刺激性強。
懂過茶山
地理環境:懂過位于勐庫茶山的西半山,海拔一千七百五十米,坐落在邦馬大雪山斜伸出的一條小山脈上,森林覆蓋指數高,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懂過現還有很大一片一人難圍的栽培型大茶樹,證明著懂過是個古村寨,種茶歷史悠久,茶樹樹齡300多年。
生長形態和茶種:云南大葉種野生茶。
茶質特色:香高味濃,苦底較重,回甘快而持久,甘甜協調不若冰島、壩糯,而質量氣強則過之。在勐庫大葉茶中,風格自成一派。
昔歸茶山
地理環境:茶區位于瀾滄江畔的昔歸芒綠山,得天時地利之美,茶葉品質歷來優秀,因地理緯度、海拔、土壤、氣候、水源、生態環境、樹齡、培植方式、加工工藝等特殊因素,使其內含生物堿、茶多酚、維生素、氨基酸、芳香類物質等含量豐富,此茶年產量極低,多作政府用茶或由行家自藏,市面上極少有售,彌足珍貴。
生長形態和茶種:云南大葉種茶。
茶質特色:湯色明亮清澈、香高氣揚、滋味微澀甘甜,喉韻沉香鮮爽、茶氣醇厚、回甘生津等特點
忙肺茶山
地理環境:云南省永德縣,永德縣市世界茶樹的發源地之一,現在已經利用面積為960畝。該茶園海拔1500米,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氣溫18度。茶園東南角有森林數千畝,植被豐富,生態良好,是云南大葉種最適宜種植區域之一。茶園距今約有80年左右。這里還生長著中華木蘭以及大面積的野生型、過渡型、栽培型的古樹茶,除名氣外不輸任何名山茶。
生長形態和茶種:云南大葉種野生野放茶。
茶質特色:湯色清澈明亮,香氣馥郁高揚,口感飽滿協調,甘醇順滑帶微澀、舌底生津明顯,喉韻甘潤持久。
臨滄主要有勐庫這個古茶樹群落,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古茶樹群落,勐庫古茶區總面積約12000多畝,海拔高度為2200——2750.因為地理的差異,所以香型特殊,勁楊,剛強。和冰島隔河相望的就是臨滄市的臨翔區,那里也是臨翔區著名的古茶樹之鄉之一:南美區。臨翔區的古茶樹最有名的主要在兩個地方:一個是邦東,已經為我們所熟知了,著名的忙麓昔歸產地;另一個就是南美。冰島隔河緊鄰臨翔區的南美鄉,是一個非常好的地方,假以時日,南美的茶也會大放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