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的鑒別以及沖泡方法
發(fā)布時間:2025-03-18 點擊:44
碧螺春是中國傳統(tǒng)名茶,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屬于綠茶類,已有1000多年歷史。碧螺春產(chǎn)于江蘇省蘇州市吳縣太湖的東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蘇州吳中區(qū))一帶,所以又稱“洞庭碧螺春”。碧螺春的鑒別方法多種多樣,下面教你最簡單的鑒別方法:看外觀色澤:沒有加色素的碧螺春色澤比較柔和自然,加色素的碧螺春看上去顏色鮮艷,發(fā)綠、有明顯著色感。
看茶湯色澤:把碧螺春用開水沖泡后,沒有加色素的湯色看上去比較清澈柔和、青黃明亮,加色素茶湯的看上去顏色比較鮮艷,明顯發(fā)綠。
看外形特點:條索纖細(xì)、卷曲、呈螺形,茸毛遍布全身,色澤銀綠隱翠,毫風(fēng)畢露,茶芽幼嫩、完整,無葉柄、無“褲子腳”、無黃葉和老片。
看內(nèi)在特點:有特殊濃烈的芳香,即具有花果香味。泡開后滋味鮮醇、回味甘厚,湯色嫩綠整齊,幼芽初展,芽大葉小。在鑒別真?zhèn)螘r,可用真品進(jìn)行對照,凡不具備上述特點者即可卻認(rèn)為偽冒品。
碧螺春的泡法根據(jù)不同的茶質(zhì),有不同的泡法:
一、外形緊結(jié)重實的茶
1、燙杯之后,先將合適溫度的水沖入杯中,然后取茶投入,不加蓋。
2、一段時間之后,茶湯涼至適口,即可品茶。此乃一泡。茶葉評審中,以 5 分鐘為標(biāo)準(zhǔn),茶湯飲用和聞香的溫度均為 45——55℃ 若高于 60℃ 則燙嘴也燙鼻;低于 40℃ 香氣較低沉,味較澀。這個時間不易掌握。如用玻璃杯,一般用手握杯子,感覺溫度適合即飲;如用蓋碗,則稍稍倒出一點茶湯至手背以查其溫度。
3、第一泡的茶湯,尚余三分之一,則可續(xù)水。此乃二泡。如若茶葉瘦弱的茶,二泡茶湯正濃,飲后舌本回甘,齒頰生香,余味無量。飲至三泡,則一般茶味已淡。[4]
二、條索松展的茶
1、燙杯后,取茶入杯。此時較高的杯溫已隱隱烘出茶香。
2、沖入適溫的水,至杯容量三分之一(也可少一些,但需覆蓋茶葉)。這種茶本身比較舒展,無需使用水的沖力,反而易燙傷嫩葉。采取的辦法是如用玻璃杯,則沿杯邊注水,蓋碗則將蓋子反過來貼在茶杯的一邊,將水注入蓋子,使其沿杯邊而下。然后悄悄搖晃茶杯,使茶葉充分浸潤。
3、稍停約兩分鐘,待干茶吸水伸展,再沖水至滿。沖水方法如前。此時 茶葉或徘徊飄舞,或游移于沉浮之間,別具茶趣。
碧螺春最佳的泡法
首先,準(zhǔn)備茶具:公道杯、玻璃杯、茶荷、水盂、茶匙
沖泡步驟:
1、溫杯:清潔并提高杯的溫度。
2、滾燙杯身:慢轉(zhuǎn)杯身使杯身的上下溫度一致。
3、倒水:將洗杯水到入水盂。
4、涼水:將沸水倒入杯中,使水溫度降到70-80度之間。
5、投茶:用茶匙把干茶輕輕撥入杯中。
6、賞茶舞:茶葉從水的頂部慢飄下去在水中伸展,俗稱“茶舞”。
注意事項:
1、 依個人口味加碧螺春干茶一撮(約3g)放入250ml玻璃杯,推薦使用花草玻璃杯(250ml)。
2、 加開水(80℃左右)約1/3茶杯,搖動后。
3、 待茶葉充分吸水、舒展,再加水至7-8分滿,即可趁熱飲用。
4、 喝至剩下1/3茶湯,再加開水沖泡,這樣前后茶湯濃度較均勻。
因為碧螺春葉面較嫩,鑒別最主要的便是看其色澤,細(xì)觀內(nèi)在與外在特點。碧螺春屬于綠茶,綠茶一般都是在谷雨或者清明前后采摘的,綠茶都是采用嫩葉制作而成,其沖泡法有別于其他綠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