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入門十講:第九講簡述近當代紫砂壺名人名作(十七)
發布時間:2025-03-12 點擊:15
曹亞麟(1955-)
號凡石,簪香師從沈漢生學習陶刻藝術,后畢業于景德鎮陶瓷盟業學院美術系設計專業。其曹亞麟印作品有強烈的造型美感。作品有“五頭玉韻茶具”、“君風壺”等,“明壺”獲1996年全國陶瓷美術設計一等獎。
曹亞麟日月同輝茶具
吳鳴(1957-)
江蘇宜興人,1976年進宜興紫砂工藝廠師從毛國強、鮑志強,977年在江蘇陶校學習,1986年畢業于無錫輕工職大美術裝潢專良業。發表作品一百多件論文數十篇,獲國內專業獎二十多項,連續三次入選日本美濃國際陶展,吳鳴印獲評委特別獎。多次出國講學、辦展,出版個人專集。創作融合傳統,演繹現代,形成個人風格。作品有:“與先賢對話”、“人生四態”等。“與先賢對話”獲1998年全國陶瓷美術設計大賽優秀獎。
吳鳴期待茶具
季益順(1960-)
出生于丁蜀鎮,1978年進宜興紫砂工藝廠,師從高級工藝師高麗君。1983年結業于中央工藝美院造型班,1986年參加全國造型設計班進修。他善于將繪畫、浮雕壺藝有機結合起來,融會貫通,作品以新、特、精、巧和實用著稱。題材富有詩意,造型優美。作品有“松鼠葡萄壺”、“如意壺組”、“一樹獨秀”等。
八、藝術院校——潘春芳、高振宇、徐徐
按:他們學徒于紫砂名家,深造于藝術院校,這種人才培養模式是紫砂藝術發展的最佳方向,即先學習傳統工藝,掌握了原汁原味的傳統手藝后,再至學府深造,擇其所需,升華到位,這明顯地比學院畢業后再到傳統行業里來要好得多列在這里決不是把他們排列在名人之后。
潘春芳(1939-)
字陶丁,1955年進宜興紫砂工藝廠,先后在紫砂名師朱可心、王寅春門下學作壺,1958年在紫砂中學擔任工藝教師。1959年考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美術系,畢業后回廠,先后在廠研究室技術科負責新產品設計和培訓等工作。1978年考取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研究生,在著名陶瓷美術家梅健鷹教授指導下進行中國傳統陶藝的專題研究,先后設計了批紫砂陶、青瓷等新作品。1981年畢業后即在南京藝術學院籌建陶瓷美術專業,先后為兄弟省培養了一批陶瓷設計專門人才。1991年應邀赴新加坡舉辦“潘春芳、許承權夫婦作品聯展”。1992年應邀參加香港首屆“國際茶藝賽”作專題演講。1994年應邀赴臺灣舉辦“芳、權陶藝展”。
本文節選自《紫砂入門十講》,作者:徐秀棠,山谷,文字由福建白茶網錄入,圖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