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壺淡淡的滄桑武夷巖茶《飲食科學》
發布時間:2025-03-09 點擊:10
有朋友邀我去品茶,茶室位于山腳,陽光很好。落座,茶已泡好,壺蓋溢著絲絲暖意。微風里清香縷縷,時而釅釅的,時而淡淡的。朋友笑語:“喝喝看,這是何方好茶?!蔽液攘艘恍】?因為沒有品茶的經驗,道不出產自何地,只是覺得清香里有一種“滄?!钡奈兜?盡管是淡淡的。朋友便告之,這是武夷巖茶。哦,我恍然大悟,既是巖茶,當然會有滄桑沁人心脾。
朋友剛從武夷回來,帶著對閩北山水的回憶,給我講武夷巖茶的故事?!按蠹t袍”“白雞冠”“水仙”等等,巖茶品種很多,以“大紅袍”最為名貴。傳說明代一上京趕考的舉人,路過武夷山時突然得病,有一和尚取茶泡與他喝,病馬上就好了。趕考人中狀元后,前來致謝,問及茶葉出處,得知后脫下大紅袍,繞茶樹三圈,并將袍披在茶樹上,由此得了“大紅袍”之名。那一年,初到武夷時,我就聽過這個傳說,如今,又被朋友演繹了一遍。故事在民間傳說中流傳,為民間的茶,編織起色彩繽紛的光環。而此刻,武夷的丹山碧水,在我的掌心里,化作一壺巖茶,清澈濃艷的茶湯,像流淌著的橙色陽光,也像我,在心底泛起的足跡和想象。
想象采茶時節,春天的日頭暖暖的,風吹著陽光,一陣一陣地在新芽間閃動,新芽是山巖最初最純真的夢。手指在葉間跳躍,葉在風中舞蹈。鳥鳴深一聲淺一聲,劃過天際,不做停留,也杳無蹤跡。流水自顧自地唱著,與采茶無關,就像年輕的采茶女,想著自己的心事,心事與采茶無關。采茶只是一個季節必須表演的節目,或者是必須珍藏的收獲,是生生不息的民謠里,最溫暖的一縷炊煙。
一棵茶樹,一棵扎根巖縫的茶樹,我曾在武夷的秋天里,拜訪過,它只是星星般武夷巖茶中很普通的一棵。我仰望著,用心用情用滿腔的愛。它蒼老著,刻滿了歲月的風風雨雨,道道葉脈,是道道滄桑;它年輕著,將綠色飽滿的容顏,在瘦骨嶙峋的巖石之上,拔地而起。
我的一位同學,一位在武夷山土生土長的女孩,給我講過武夷茶事中的“開山喊山”習俗,那是最古樸的山歌?!昂吧健迸c“開山”都是祭祀祈福的儀式?!昂吧健睍r,茶農齊聲高喊:“茶發芽,茶發芽”;“開山”時,茶農們在制茶祖師楊太白塑像前祭祀。茶農們在“喊山”與“開山”中,為茶事早出晚歸。同學曾是武夷山間采茶女,我想,在張揚的青春里,她該是武夷茶樹下最艷麗的一朵花,開在我的想象里。
水開了,朋友又給我壺中的巖茶添了些水,茶葉舒展著,三分紅七分綠,美得很艷。迷人的武夷山,便在壺間舒展開來,丹山作壺,碧水沖茶,而我乘坐過的九曲竹筏,便是漂泊著的一片茶葉了。天地之間,霧氣漫開來,恍若仙境。
喝上一小口武夷巖茶,靜靜品味,有一絲淡淡的滄桑,浸入心中最柔軟的部分。畢竟,武夷巖茶,產自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