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茶最佳用具——紫砂茶葉罐
發(fā)布時間:2025-02-26 點擊:17
愛茶之人,
不僅喜歡茶葉,還喜歡茶具,
總是要為自己的好茶尋找最佳居所。
生普放哪兒,熟普放哪兒?
紅茶放哪兒,綠茶放哪兒?
于是,茶葉罐應運而生。
日本人稱之為“茶入”,
臺灣人則稱之為“茶倉”。
茶葉為什么需要用茶葉罐儲存呢?
這是因為茶葉是干品,極易吸濕受潮而產生質變,對水分、異味的吸附很強,而香氣又極易揮發(fā)。如果茶葉保管不當,在水分、溫濕度、光、氧等因子的作用下,會引起不良的生化反應和微生物的活動,從而導致茶葉質量的變化。
故存放時,用什么盛器,用什么方法,均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茶葉罐就應運而生。
眾多茶葉罐中,紫砂茶葉罐有別于其它材質茶葉罐,成為儲存茶葉的首選。
紫砂是多孔性材料呈雙重氣孔結構,所以用宜興紫砂泥制作的茶葉罐透氣性能好,用來存放茶葉,能保持茶葉新鮮,并可將茶葉中的異雜味消解揮發(fā)。而且外觀端莊,色澤沉穩(wěn)、質感好、顆粒美的特點,有較高的藝術性。
紫砂的歷史
宜興,古時候稱為荊州,陽羨,唐代稱為鵝州,宋代又叫義興。宜興是紫砂的故鄉(xiāng),也被稱為“陶都”是因為在新石器時期,就開始生產陶器,商周就有了原始青瓷,到了東漢已經形成了“制陶中心”,生產的釉陶和灰陶成為了當時的主要產品,魏晉南北朝時,當地的“龍頭芥窯”,“”小窯墩窯”等諸窯燒制青瓷。
宋元時期大量燒造生活用陶,到了明代陶業(yè)蓬勃發(fā)展,以歐子明為代表的歐窯,燒造出高溫釉陶,并在明中期,紫砂壺的出現(xiàn),立即引起人們的興趣,受到眾多人的喜愛,從此,紫砂器極為盛行,并且在名家名師的引領下,使紫砂陶業(yè)迅猛發(fā)展,將宜興紫砂帶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紫砂的泥料
紫砂的泥料可分為三個品種,紫泥,綠泥和紅泥三個種類,紫砂通過在爐火中燒制,呈現(xiàn)出紫色、深紫色和棕色,綠泥燒成后為米黃色,并且色澤深淺略有變化,紅泥燒成后為暗紅色,有些紫砂呈現(xiàn)多種色澤,是在紫砂中加入了一些化學元素起到的作用,紫砂泥中其本身就含有化學成分,其中有鐵、猛、硅、鉀、鎂等多種化學成分,原料主要是高嶺土、石英、云母等成分組成,成型的紫砂器,燒造的溫度在1120-1150攝氏度之間,紫砂的造型分為三個類別,一是光貨,二是花貨,三是筋貨,裝飾手法多樣化,以雕刻、模印、繪畫、堆塑、攬?zhí)サ榷喾N藝術工藝。
紫砂茶葉罐的優(yōu)點
紫砂茶葉罐又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可以隔異味、防潮濕、聚香氣,獨有的雙氣孔結構保持適度透氣,不悶茶,尤其適合普洱茶的醒茶和日常存放用。
相比于其他材質的密封罐,在紫砂罐里面長期存放的茶葉,茶葉與空氣的接觸、轉化更為良好,口感醇正、柔和。
用紫砂罐存茶也需要注意什么?
紫砂罐跟紫砂壺不一樣,紫砂罐是用來存茶的,最好不要水洗,紫砂的多氣孔特性會吸足水分,即便后期陰干,干燥程度也沒有剛出窯的好。
平時沒事的時候可以用干布進行擦拭,內部則用刷子將里面的灰塵刷干凈,將濕布擰干擦拭幾遍,晾干即可。
長期不用閑置的紫砂罐,需要放在干燥通風的地方,使用前放少許活性炭,隔上幾天之后,確保無水分殘留后方可存放茶葉。(新入手的紫砂罐并不適合立刻存茶)
最后告訴大家一個紫砂茶葉罐開罐小妙招
首先開罐第一步
將收到的紫砂茶葉罐,用茶巾或者毛巾簡單的用清多次反復擦洗,茶葉罐表面多余的灰塵。
其次,在紫砂茶葉罐內裝半罐清水,再使用茶巾將內部多余的灰塵和雜質清洗處理干凈,(反復清洗直到沒有雜質后用自來水在沖洗一遍)
最后,處理完以上兩步,最后一步非常關鍵,因外使用過紫砂壺的朋友都對紫砂多多少少有些了解,紫砂是有吸水性的,所以處理完以上兩步左后最后一步就是要將清洗感后的紫砂茶葉罐,放在陽光下倒扣晾干(沒有陽光的也可以倒扣晾干),最好時間是3天這樣可以充分的將紫砂內部的水分完全蒸發(fā)干,晾干后的茶葉罐可以長期存放茶葉,不容易發(fā)霉,不奪香。
好茶除了用好壺來配,還需要存放妥當。用紫砂壺喝茶,用紫砂罐存茶,是當下最流行的玩壺搭配。茶葉罐不僅能夠存茶,還是茶人的雅器和把玩之物,是一件裝著喝茶者細密感知的工藝品??靵斫o你的茶一個舒適的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