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文化是如何傳到世界各地的
發布時間:2025-02-23 點擊:24
中國是茶文化大國,也是茶文明的發源地,如今世界各種種茶、制茶和飲茶習俗,基本上都是我國傳播出去的,那么,你知道中國茶葉是怎么傳到世界各地的嗎?
據推測,中國茶葉傳播到國外,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約于公元五世紀南北朝時,我國的茶葉就開始陸續輸出至東南亞鄰國及亞洲其他地區。公元805、806年,日本最澄、海空禪師來我國留學,歸國時攜回茶籽試種;宋代的榮西禪師又從我國傳入茶籽種植。日本茶業繼承我國古代蒸青原理制作的碧綠溢翠的茶,別具風味。
中國茶文化
十世紀時,蒙古商隊來華從事貿易時,將中國磚茶從中國經西伯利亞帶至中亞以遠。十五世紀初,葡萄牙商船來中國進行通商貿易,茶葉對西方的貿易開始出現。而荷蘭人約在公元1610年左右將茶葉帶至了西歐,1650年后傳至東歐,再傳至俄、法等國。十七世紀時傳至美洲。印度尼西亞于1684年開始傳入我國茶籽試種,以后又引入中國、日本茶種及阿薩姆種試種。歷經坎坷,直至19世紀后葉開始有明顯成效。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加速了茶的恢復與發展,并在國際市場居一席之地。
1780年,印度于由英屬東印度公司傳入我國茶籽種植。至19世紀后葉已是“印度茶之名,充噪于世”。17世紀開始,斯里蘭卡于從我國引入茶籽試種,復于1780年試種,1824年以后又多次引入中國、印度茶種擴種和聘請技術人員。所產紅茶質量優異,為世界茶創匯大國。1880年,我國出口至英國的茶葉多達145萬擔,占中國茶葉出口量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1833年,在帝俄時代從我國傳入茶籽試種,1848年又從我國輸入茶籽種植于黑海岸。1893年聘請中國茶師劉峻周并帶領一批技術工人赴格魯吉亞傳授種茶、制茶技術。
1888年,土耳其從日本傳入茶籽試種,1937年又從格魯吉亞引入茶籽種植。1903年,肯尼亞首次從印度傳入茶種,1920年進入商業性開發種茶,規模經營則是1963年獨立以后。1924年南美的阿根延由我國傳入茶籽種植于北部地區,并相繼擴種。以后旅居的日本與蘇聯僑民也辟建茶園。50年代以后茶園面積和產量不斷提高,成為南美主要的茶生產、出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