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邦,曾經的貢茶代表360平方公里全是茶!
發布時間:2025-02-22 點擊:21
六大茶山和普洱茶的淵源,歷史上有許許多多的說法。
最值得考究的當是清代文人阮福所撰寫的《普洱茶記》。因為這篇短文,六大茶山百年前的盛況和普洱茶的發展清晰地為時人所熟知。
“紅酒論酒莊,普洱講山頭”云南普洱茶由于的地理環境的不同所產茶葉的口感滋味也不同,從歷史上的茶馬古道開始便以山頭的名稱來界定特定口感的普洱茶。
《普洱茶記》中對六大茶山有這樣的描述:“云南攸樂,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慢撒六茶山,而倚邦,蠻磚者味最勝。”
作為古六大茶山之一、“味最勝”的倚邦山,就坐落在象明山的最高處。
倚邦古茶山位于勐臘縣象明鄉境內,為古六大茶山之一。
倚邦在傣語中稱為“唐臘”,即“茶井”的意思。在六大茶山中,倚邦茶山海拔最高,360平方公里的面積幾乎全是高山。
易武茶區包含整個易武鄉的產茶區,也包含著過去的曼撒茶山。
易武茶區現在老樹茶比較多的有易武、麻黑、落水洞、刮風寨、老丁家寨、曼秀等地。
六大茶山的茶之所以好,是因為土壤和氣候的原因。
因緯度低海拔高,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使得倚邦古茶芽尖細長,葉面滄桑,老嫩不勻;湯色橙黃,汁濃味厚,回甘生津較強,有古韻,香氣具有從易武向班章過度的典型特征。
普洱茶有別于其它茶類的一大特點,就是其原料采用云南大葉茶制作。而倚邦的茶,則是獨特的中小葉種,但口感滋味卻毫不遜色。
倚邦茶區產茶著名的地方有倚邦、曼松、嶍崆、架布、曼拱等。相傳倚邦有三大好茶——曼松、貓耳朵和大黑樹林。
而關于倚邦貢茶的歷史,還有一段小故事:
明成化年間,地方官員發現曼松茶色香味俱全,且沖泡后"站立不倒",于是進貢給明憲宗朱見深,賦其"大明江山屹立不倒"之譽。憲宗皇帝品嘗后贊不絕口,曼松茶就這樣成為皇家貢茶,其后一直延續到清朝,又加之產量“年解貢茶100擔”而得名。
根據有關專家的審定,倚邦茶區內的中小葉種品質不但優于當地的大葉種,而且優于其它省份的中小葉種。若非如此,當年清朝的皇帝也不會舍近求遠,點名要喝這千里之外的貢茶了。
如今曼松古樹的產量極少,倚邦的貓耳朵和大黑樹林逐漸成為倚邦茶的代表。
良好的生態、獨特的地理與氣候環境,造就了倚邦古樹茶從清代至今幾百年間的獨特口感,也因此傳承了曾經貢茶的優良品質。
中和昌2019年六谷幽蘭系列之易武倚邦古樹春茶,便是我們特意深入倚邦360平方公里茶區,為您帶來的優質古樹茶!
做為中和昌古樹茶代表之一,該款茶使用的是易武茶區的中小葉種倚邦古樹早春頭采原料,經過傳統曬青工藝,純手工炒制而成。入口完美詮釋了易武茶區的特點,品飲時入口層次分明,細膩順滑,回甘迅速。
雖然入口柔和,但具有明顯厚重感,后味泛甜,體感強烈。
沖泡后觀察葉底,茶底肥壯、油亮且有光澤,芽葉均勻有致,條索緊致有型。同時做為古六大茶山之一,完美的表現了倚邦茶葉的獨特口感,柔中帶剛,滑中帶香,在口感上較柔和,飲用過后體感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