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以茶氏名
發布時間:2025-02-14 點擊:25
詩句中提及的茶床、茶房、茶檣、茶盤、茶柵和茶軒等名物,就都屬《全唐詩》初見。這里的所謂茶床,一是指存放茶器的箱、匣;另即現在所稱的茶椅。因為唐朝普通坐臥用的床椅,均是以繩穿綴成的一種“繩床”。
在唐朝,以茶命名的內容突然增多了,各地除增加了許多茶山、茗嶺、茶坡、茗溪、茶川、茶埠等以茶命名的新的山水地名之外,隨著制茶和飲茶的講究,還增加了很多冠之以茶的專門茶器或茶具。這些,在一般史籍和茶書中常有所記,這里就不再贅述,僅以其他史籍不載而首見于《全唐詩》的一些內容補充如下:如張籍《和陸司業習靜寄所知》吟及的“山開登竹閣,僧到出茶床”;朱慶余《題任處士幽居》提到的“湖云侵臥位,杉露滴茶床”;張籍又作《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所說的“菊地才通履,茶房不壘階”;以及杜牧的詩句:“春橋垂酒幔,夜柵集茶檣”;杜荀鶴的《和吳太守罷郡山村偶題》講到的“茅屋梁和節,茶盤果帶枝”;貫休《山居詩》所載的“石爐金鼎紅蕖嫩,香閣茶棚綠齊”;貫休又作《避地毗陵寒月上孫徽使君兼寄東陽王使君》描寫的:“松聲冷浸茶軒碧,苔點狂吞納線青”等等。
從上面這些以茶氏名的名物來看,證明當時茶的影響已滲透到交通運輸、房屋建筑和手工制作等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唐朝以茶氏名的含義中,有些猶如我們今天口語中的“茶果”、“茶點”、“茶飯”、“茶食”等等,·313·茶史初探雖然冠之以茶,但實際與茶葉本身的關系已經疏遠,這里已引伸為泛指最多見、多用事物的一種代詞。如李洞《寄淮海惠澤上人》詩中所說:“他日愿師容一榻,煎茶掃地學忘機”,這里的“煎茶掃地”,和俗話中的燒茶煮飯、端茶送水等相似,顯然就不能單從字面上去作狹義的理解,而其含義已包括廣指其他的各種日常勞動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