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喝春季養生茶?
發布時間:2025-02-14 點擊:19
春季,雖說新茶還未上市,但是好茶之人仍然不少。這個季節,以飲用香氣濃郁的花茶、紅茶、鐵觀音、普洱茶為好,有利于散發冬天積蓄在體內的寒邪,促進人體陽氣的生發,兼具暖胃、養肝之功效,而且花茶濃郁芬芳、清香爽口,還可以提神醒腦、消除睡意。
春季,人的肝氣容易過旺,會對脾胃產生不良影響,同時春季又是陽氣生發的季節,是各種病菌和微生物繁殖、復蘇的季節,疾病很容易流行,因此春季的養生保健工作很重要。而茶葉由于有助消化、清腸胃、解毒的功效,因此,春季適當飲茶,可以起到清腸、暖胃、養肝的作用。
茶在《本草綱目》中被記述為:“茗,苦茶。茗,味苦,微寒,無毒,主痤瘡,利小便,去痰,熱渴,令人少睡,秋與采之。苦茶,主不氣,消宿食,作飲加茱萸、蔥、姜等。”
在這里,茶被記述了性味:“微寒”、“味苦”。性味,一般稱為“四性五味”,四性即寒、涼、溫、熱;五味即辛、甘、酸、苦、咸。這兩者都與藥的功效和主治有很大的關系。
中醫理論一般認為:甘為補,而苦則瀉,所以茶是兼有補和瀉兩種功能的良物。于是,也就有了“茶為萬病之藥”的說法。
中國古代不少史籍都有關于紅茶、普洱等茶功效的記載,認為“普洱茶膏能治百病”,紅茶具有“醒酒利尿、消食理氣、清胃生津、刮腸通瀉、祛風鎮痛及驅寒解毒”等功效。
進入春天,陽氣逐漸回復、肝氣變旺盛,宜以肝為養生重點,且作息需正常,多吃韭菜、蓮子、荸薺等甘味食物調理肝氣,并可喝添加枸杞、核桃、女貞子等藥材的茶飲,有助養肝、補氣,避免感冒、易疲倦等問題。
春季溫度變化大,致使肝氣混亂,肝氣虛者易出現疲累、口干舌燥、抵抗力下降,以及易反覆感冒、眼睛干澀、情緒低落等情形,病毒性肝炎也易在此時發作,飲食宜減酸多甘,中醫理論中,甘味能入脾胃、益肝,有助肝氣調理,而春天也要多出去走走,做些散步、伸展操等和緩運動,以利肝氣舒展,讓身體健康之外,也較不容易有郁悶情緒。
飲食少酸多甘味
中醫觀點認為,春季飲食宜減酸多甘,酸味食物如梅子與李子、醋、山楂等易消耗肝氣,應盡量少吃,而韭菜、韭菜花、荸薺、山藥、豆類、蓮子及五谷類等食材,則能補脾胃、益肝氣。
作息正常補肝氣
睡眠充足有助調補肝氣,因為春天陽氣開始升發,作息宜早睡早起,于晚上11點前就寢,并睡足7~8小時,早上約6~7點太陽出來時起床,有利陽氣吸收、促進循環。
和緩運動助行氣
春天不適合做過于激烈、大幅度扭動肢體的運動,易因此耗氣傷肝,建議早晨起床后,可以做10~15分鐘的和緩運動,例如散步、太極拳或伸展操、甩手扭腳等,幫助行氣與舒展肝氣。
推薦茶飲:
紅棗枸杞茶益肝
取去籽紅棗、枸杞各10克放置保溫壺中,加500c.c.熱水燜泡5分鐘后飲用,可以益肝腎、補氣血、健脾胃及安神,改善頭暈、疲倦、免疫力差、情緒低落等情形。
核桃牛奶補虛
核桃、牛奶能補虛、補氣血、滋陰生津、健胃、潤腸通便、提升免疫力,可先將10克核桃放置杯中,再添加350c.c.牛奶,放入微波爐加熱約1分半后即可飲用。
女貞甘草茶益氣
女貞子可補氣舒肝、養陰益腎,甘草則能益氣補中、調和脾胃,改善倦怠乏力,各取10克置于保溫壺中,加500c.c.熱水燜泡5分鐘后飲用。
煙酒易耗損肝氣
除了熬夜之外,抽煙、喝酒也會造成肝氣耗損,應盡量避免;平時可按壓大腳趾內側近指甲底部的大敦穴助疏理肝氣,每次10~15下,想到可隨時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