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歷史普洱茶:普洱茶的歷史及淵源
發布時間:2025-02-12 點擊:24
普洱茶在普洱的起源地―――云南,有“爺爺的茶,孫子賣”的俗語。普洱茶是用優良品種云南大葉種的鮮葉制成,也叫作“普洱散茶”。其外形條索粗壯肥大,普洱熟茶色澤烏潤或褐紅,俗稱豬肝色。滋味醇厚回甘,具有獨特的陳香味兒,有“美容茶”、“減肥茶”之美譽。
茶馬古道
明清時期以普洱為中心向國內外輻射出五條“茶馬古道”:
茶馬大道由普洱經昆明中轉內地各省到達北京。江萊茶道從普洱過江城,進入越南萊州,然后再轉運到西藏和歐洲等地。旱季茶道從普洱經思茅糯扎渡過瀾滄,而后到孟連出緬甸。勐臘茶道從普洱過勐臘,然后銷老撾北部各地或出南洋。景棟茶道自普洱、景洪、勐海、打洛出緬甸景棟?,F在,云南省內還保留著很多完整的茶馬古道遺址,譬如著名的麗江古城七一街,臨滄的魯史鎮、寧洱縣境內的孔雀坪等。
茶馬古道使普洱茶行銷國內各省區,并遠銷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泰國、法國、英國、朝鮮、日本和港澳臺等國家和地區,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悠久歷史
青銅茶香云南是世界茶樹原生地,全國、全世界各種各樣茶葉的根源都在云南的普洱茶產區。普洱茶歷史非常悠久,根據最早的文字記載―――東晉?常璩《華陽國志》推知,早在3000多年前武王伐紂時期,云南種茶先民濮人已經獻茶給周武王,只不過那時還沒有普洱茶這個名稱。
中古初名普洱茶的名稱或因族名而成、或因地名而得。到了唐朝,普洱茶開始了大規模的種植生產,稱為“普茶”;宋明時期,是中原逐漸認識普洱茶的時期,并且在國家社會經濟貿易中開始扮演重要的角色。
近古鼎盛到了清朝,普洱茶到達第一個鼎盛時期,《滇海虞衡志》稱:“普茶名重天下……茶山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數十萬人,茶客收買,運于各處”;普洱茶開始成為皇室貢茶,成為國禮賜給外國使者,亦涌現出一批出名茶字號,如宋聘號,楊聘號,同慶號等……清代學者阮福記載說:普洱茶名遍天下,京師尤重之。清末民初,是普洱茶價格最高時期,學者柴萼《梵天廬叢錄》記載說“普洱茶……性溫味厚,產易武、倚邦者尤佳,價等兼金。品茶者謂:普洱之比龍井,猶少陵之比淵明,識者韙之”―――也就是說:當時的普洱茶好茶價格是銀子(或金子)的兩倍。
現代寂寥抗戰爆發直到新中國建立之間,云南整個茶業蕭條;但解放后很長時期,云南的茶葉生產重視紅茶、綠茶;值得一提的是,1975年,云南開始了普洱熟茶的生產。
近年高潮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幾年來人們開始重視有強大保健功能和迷人口感的普洱茶,流行之勢從南洋港臺傳至廣東,回及云南,再迅速影響全國,人們對普洱茶價值的認知、品質的的認知正在趨于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