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中的沱茶
發布時間:2025-02-11 點擊:26
普洱沱茶歷史悠久,是云南茶葉中的傳統制品,早在明代萬歷年間的《滇略》一書中就有記載:“士庶用皆普茶也,蒸而團之。”,形似倒置碗狀的云南沱茶定型生產已有六十多年,1986年,云南下關茶廠的100克普洱沱茶曾榮獲法國巴黎金雞獎。
有人說沱茶因其成品形狀如團,故得名“沱”,沱茶外形與普通茶不同,從上面看類似圓面包,從底下看卻又類似厚壁碗,中間下凹,每個凈重約100克、250克不等。通常每五個用竹箬包成一包,以樹皮繩或竹篾捆綁。
云南的普洱沱茶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用曬青毛茶直接蒸壓的普洱茶生茶俗稱生沱,具有色澤烏潤、湯色清澈、馥郁清香、醇爽回甘的特點,另一類是采用人工渥堆發酵后的普洱散茶做原料制成的普洱茶熟茶俗稱熟沱,其色澤褐紅,湯色紅亮,性溫味甘,滋味醇厚。兩類沱茶的共同特點是:外形緊結端正,沖泡后普洱茶茶湯色、香、味俱佳,且能持久,耐人尋味。
普洱沱茶以下關茶廠出品的最為有名。主要是以思茅普洱茶區的大葉種曬青毛茶精制而成,上等的普洱沱茶,均選用二三月份茶樹上剛發出的嫩梢作為原料,普洱茶的泡法沖泡后,普洱茶茶湯滋味濃釅、香醇,耐沖泡,愈久愈醇,都具有收藏和鑒賞的價值。
普洱沱茶暢銷海內外市場,究其原因,除外形較另類外,主要還是與普洱茶的功效與作用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