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飲茶文化 煎茶是古風 煎茶流程
發布時間:2025-02-01 點擊:34
煎茶是古風
由于煎茶法從唐代流傳至宋,風爐和銚子是常用器物。在繪畫和詩人詠嘆中常常看到。茶在銚中煎好,再分別舀入茶盞。
遼寧省博物館藏有一幅《簫翼賺蘭亭圖》,以往說是唐畫,如今大多認為是宋人臨摹?,F代有學者就認為,這幅畫就細致準確地描繪了煎茶的情形。茶床上放著帶托茶盞,煎茶者面前是一個風爐,一手握著銚子手柄,一手攪拌茶湯。風爐旁有一個水盂,里面還有一柄水勺。這應該就是《茶經》中說的“熟盂”,第二沸的時候要“出水一瓢”。
煎茶流程
1 碾茶:炙烤茶餅,碾碎。
2 羅茶:茶末過篩,使之成為極細的茶末。
3 煎水:將水放在茶銚中燒開。一沸“如魚目微有聲”,加點鹽并撇去浮沫。二沸“緣邊如涌泉連珠”,舀出一瓢水,投入茶末并用竹筴攪拌。三沸如“騰波鼓浪”,這時把二沸舀出的水加回去,以“育其華”,茶就煎好了。
4 分茶:煎茶也有湯花,把茶與湯花均勻分裝入盞中。前三碗味道較好,后兩碗較差。五碗之外,“非渴其莫之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