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掌茶:詩仙李白惟一的茶詩所推崇的茶
發布時間:2025-01-31 點擊:27
宜昌的當陽市,有一座玉泉山,位于市區西南15公里處。山之得名,緣于山下的珍珠泉噴珠跳玉。
山麓有座玉泉寺,是著名的佛院,其始建隋代開皇年間,歷史上與南京棲霞寺、天臺國清寺、長青靈巖寺,并稱“天下四絕”。
唐代中葉,玉泉寺住持是一位法號中孚的禪師。
中孚是誰?——他俗姓李,名英。還一點非常重要,他是赫赫有名的大詩人李白的本家侄輩。沒詩仙這個原因,估計現在沒人知道他,更不知他們爺倆與一款名茶的淵源。
話說這中孚禪師,不但善品茶,且善制茶,他創制了一種“其狀如掌”的茶,名曰仙人掌。
公元752年某一天,禪師中孚正在金陵(今南京)棲霞寺,不意與族叔太白先生不期而遇。中孚喜出望外,以仙人掌茶并一首詩相贈,借機索要名滿天下的族叔的答詩。
中孚的這樁生意可就做大了!李白是誰呀,他隨便寫兩句話,可都是千古名句啊!
李白對族侄的這個要求是什么態度呢?族叔到底是族叔,雖從不寫茶詩,但這一次,他不僅高興地寫了,而且寫得還挺長的。
李白的詩說,茗茶生長在玉泉山中的石崖上,茶樹的根莖澆灑山花的芳津,采服后可以潤肌強骨。看茶葉曝曬成仙人掌一樣,舉世未見的樣子啊,它的名字誰能使之永遠流傳呢?
要說太白先生真是能裝,若您的詩都不能讓茶葉名傳千古,那還有誰擔得了這個活?
多虧了中孚超前的營銷意識,仙人掌茶得以假詩仙之詩,成其為千年名茶,我們也因此才得以了解并有機會一嘗詩仙當年嘗過的茶味了。(文 / 陸學)
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
余聞荊州玉泉寺近清溪諸山,山洞往往有乳窟,窟中多玉泉交流,其中有白蝙蝠,大如鴉。按《仙經》,蝙蝠一名仙鼠,千歲之后,體白如雪,棲則倒懸,蓋飲乳水而長生也。其水邊處處有茗草羅生,枝葉如碧玉。惟玉泉真公常采而飲之,年八十余歲,顏色如桃李。而此茗清香滑熟,異于他者,所以能還童振枯,扶人壽也。余游金陵,見宗僧中孚,示余茶數十片,拳然重疊,其狀如手,號為“仙人掌茶”。蓋新出乎玉泉之山,曠古未覿。因持之見遺,兼贈詩,要余答之,遂有此作。后之高僧大隱,知仙人掌茶發乎中孚禪子及青蓮居士李白也。
常聞玉泉山,山洞多乳窟。
仙鼠如白鴉,倒懸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
根柯灑芳津,采服潤肌骨。
叢老卷綠葉,枝枝相接連。
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舉世未見之,其名定誰傳。
宗英乃禪伯,投贈有佳篇。
清鏡燭無鹽,顧慚西子妍。
朝坐有馀興,長吟播諸天。
歷史名茶仙人掌
仙人掌茶產于湖北省當陽縣玉泉山,創于唐代,1981年恢復生產。
仙人掌茶品級分為特級、一級和二級,特級茶的鮮葉要求為一芽一葉,芽長于葉,多白毫,芽葉長度為2.5~3厘米。
加工分為蒸氣殺青、炒青做形、烘干定型三道工序。其品質特點是外形扁平似掌,色澤翠綠,白毫披露,觀之令人爽目;沖泡后芽葉舒展,似朵朵蓮花挺立水中,湯色嫩綠,清澈明亮;清香雅淡,沁人肺腑,滋味鮮醉爽口,初吸清淡,繼之醉厚鮮爽,回味甘甜、雋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