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益101巴達有機青餅品飲
發布時間:2025-01-30 點擊:31
隨著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家都在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文化,茶文化由此也得到了極大的推廣和發展。喝茶群體的年齡逐步由一些中老年走向中青年。喝茶的品種也逐步在擴大,從大家熟知的綠茶,烏龍茶等逐步接觸到普洱茶。喝茶的習慣也從單純的大口喝到慢慢的小口細品...
談到普洱茶,那么必定要談大家熟悉的普洱茶品牌“大益”。“大益茶”的前身是云南“勐海茶廠”。“勐海茶廠”一個歷史悠久的茶廠,出過非常多非常好的茶。很多茶都成為了普洱茶界的“經典”,更有甚者言,勐海茶廠創造了普洱茶的神話。廣大茶友一直念叨的“孔雀系列”“班章系列”“88青餅”等產品久贊不衰!
大益勐海茶廠自有2大茶葉基地,分別是“布朗山茶葉基地”“巴達山茶葉基地”。巴達山,北連西定山地,南與打洛鎮毗鄰,東北是勐遮壩子,東南是勐岡山地,面積為316.21平方公里。在巴達山地的小黑山,有連片的野生茶樹生長,其中有被譽為“茶樹之王”的一株野生茶樹高34米,主干圍粗3.8米,直徑約1米左右,是迄今發現的最大的一株野生茶樹。據專家測定,這株野生茶樹有1700多年的樹齡,主干分為并列5枝呈手掌形。據考證,巴達野生茶樹和千年“茶樹之王”的發現,使得這里成為了一個誘人的地方。勐海茶廠巴達基地創建于1988年,面積約2萬畝,現樹齡大約30年左右。勐海茶廠改制后以巴達山的茶料出過很多好的產品,例如:2005年“巴達孔雀象山普餅”,2008年“1公斤巴達高山磚”,2009-2012“巴達有機茶”等等,今年出的熱門茶“一團春意”也有巴達茶料的影子。今天品飲的這款茶就是巴達2011年出的“巴達有機青餅”。
一:品飲環境介紹
時間、地點:初秋的武漢,晚上
水源:武漢市政自來水,并用很好的過濾器過濾。
沖泡茶器:180ml白瓷蓋碗,白瓷品茗杯。
沖泡水溫:沸騰
投茶量:11克
茶品狀態:倉儲良好
二:品飲過程
初聞干茶:
1:餅面以嫩芽為主,經過多年的轉化,芽頭開始泛黃色
2:壓制較為松散,很輕易就可以翹散,用手也很容易掰開,散邊現象嚴重
3:茶餅青味重,香氣類似綠茶香的感覺
第1-3泡:茶湯金黃,通透。茶青味比較重,有非常輕微的煙味夾雜在其中。香氣跟常規嘜號果香還是有一定區別的,有類似綠茶香的感覺。茶湯入口澀感較重,澀感很快就彌漫整個口腔,澀感化的比較快,生津力比較迅速,兩頰,舌面部位都有明顯感覺。苦感有,但不強烈,苦感化的稍慢些,苦感稍有掛喉現象,回甘不是非常明顯。有少許甜感,但被青味和澀感蓋住。茶湯厚度一般,略顯清寡了些。茶湯有輕微的香氣入水現象。
第4-6泡:茶湯顏色稍有加深,苦澀感沒有繼續大幅加重,都可以化開。甜味這個時候逐漸顯露出來,有些清甜的感覺,整個口腔比較清爽。回甘這個階段不錯,茶湯厚度有所增加,但還是比較薄。前幾泡茶就厚度而言,有點像是在喝老綠茶的感覺。這個階段協調性都還不錯,第6泡出水味。
第7-8泡:這個階段基本就是喝尾水的階段,茶湯顏色變淡,但茶湯的青味一直存在,茶的整個指標呈下滑趨勢,喝下去已無意義。
品飲總結:
1:茶葉非常嫩,等級比較高
2:青味有些重
3:茶湯不厚實,不耐泡
4:澀感特別強烈,生津力迅速.強烈
從整個品飲體會而言,這個茶有些小清新的風格,非常清爽,跟一些常規的經典嘜號茶不是一個路子。由于這個茶比較嫩,建議泡這茶稍微降低一些水溫,口感會好些。另外建議這茶還是放放在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