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四大名樅
發布時間:2025-01-14 點擊:59
大紅袍
武夷大紅袍,產于福建武夷山。武夷山山間溪澗飛流,云霧繚繞。土壤都是酸性巖石風化而成。正是適合茶樹生長的好地方。
大紅袍是閩北烏龍中武夷巖茶中最典型的茶葉,茶樹為灌木型,樹冠半展開,分支比較密集,葉梢向上斜著伸展開去,葉近橢圓型,葉端鈍略下垂,葉緣微向里翻卷,葉子顏色深綠有光澤,嫩芽略壯,顯亮,深綠帶紫,露出毛茸茸的葉毫來。
品飲大紅袍時,必須按武夷巖茶沖泡法,小壺小杯。品味大紅袍時先聞聞香味正不正,它的香氣是濃郁帶有蘭花香;再觀湯色,要呈橙紅濃艷、或橙黃清澈;然后嘗滋味,以醇滑、甘甜為好;再聞杯底的余香,若還能聞到淡淡的香則為上等;最后看葉底,好的大紅袍是肥軟黃亮,紅邊鮮艷。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品嘗到巖茶之巔的韻味,領略武夷巖茶的風味。
水金龜
水金龜,因茶葉濃密且閃光模樣宛如金色之龜而得此名。水金龜茶和大紅袍茶一樣都并列稱為武夷山四大名樅,因為大紅袍茶在武夷山產量非常高,價位適中,在市場上的普及率非常高,所以茶友對大紅袍相對了解;說道水金龜茶,知道的人卻不多,因為水金龜在武夷山產量不多,而且價位非常高。
作為四大名樅之一的水金龜具有特定的氣質與魅力,是喜好武夷山巖茶的朋友非常值得品茗的一個品種。如果有茶友有幸能得到正品水金龜。一定要品嘗一下它獨特的巖骨花香。巖茶的巖骨花香水金龜得到的內涵最多,其香氣和大部分蘭花香不同,卻也得自然之韻。
武夷巖茶水金龜水金龜樹皮呈灰白色,枝條略彎曲,葉長圓形,翠綠色,有光澤,品質極佳。于每年5月中旬采摘,以二葉或三葉為主,觀其干茶外形,綠褐帶寶色,色澤油潤,條索緊結彎曲,勻整;聞有輕微焙火焦香,武夷巖韻明顯;沖泡之后,湯色橙黃清澈艷麗,香氣內質蘊含梅花香,佳者帶乳香奶油味,茶湯醇和順口,湯味濃厚,滋味鮮爽;葉底綠潤軟亮,紅邊帶朱砂色。
白雞冠
隨著巖茶的興起,許多茶客開始嘗試稀奇的茶葉,白雞冠就是其中之一。大部分武夷巖茶給人的印象是陽剛、厚重、霸道的,惟獨白雞冠是那么的柔美、輕盈。白雞冠如同“巖茶皇后”,在“四大名樅”中一枝獨秀,是巖茶“四大名樅”里辨識度最高、口味也與其他巖茶有較大區別的品種。
1、養在深閨人不識
其實白雞冠的誕生早于大紅袍,在明代就有白雞冠茶了。依據《武夷巖茶名叢錄》所載:葉色呈淡綠,幼葉薄綿綿如綢,其色淺綠微顯黃色,白雞冠由此而得名。白雞冠是灌木型、中葉類、晚生種茶樹,原產于慧苑火焰峰下之外的鬼洞。由于白雞冠單位產量不高,而且種植的面積少,栽培、制作都比較困難,所以白雞冠茶的產量極低,因此能喝到白雞冠茶也顯得就更加珍貴。
白雞冠也不像大紅袍一樣為世人所知,目前仍然是“養在深閨人不識”境況。其實白雞冠的品質堪比大紅袍,白雞冠最大的特點就品種特征就是葉白,清大才子袁枚認為武夷山頂上之茶“以沖開色白者為上”。
2、如何品茗白雞冠?
沖泡白雞冠茶可以選用白瓷蓋碗,如果你想欣賞優美的白雞冠茶葉在水中的優美姿態,甚至可以選用玻璃器皿。
一般我們都會選用輕發酵、低火功的白雞冠,用山泉水沖泡,水溫在92度左右。白雞冠茶湯的湯色橙黃明亮,總的來說符合甘、醇、鮮、滑的特點。入口即甘,只要是好巖茶,入口就有一種甜滋滋,涼沁沁的味道;醇是指茶味的濃淡和茶湯的厚薄;鮮是指茶湯清新,鮮美,如同雞湯一般,造成這種鮮感的原因是氨基酸含量一般是綠茶的一倍以上;滑是茶湯入口后,舌尖有茶的感覺,再進入以后,舌頭的后半部分好像已經失去了知覺,不用吞咽,茶湯已經“滑”進或者“化”進喉嚨和肚子。一般來說所有的好茶入口都很順滑。
白雞冠茶的香清純幽雅、香高持久,茶味清純順口,回甘清甜持久,茶香清純無雜,沒有任何異味。白雞冠茶湯入口清淡,但回韻與回甘非常豐富,雖然不如其他巖茶陽剛、霸道,相反卻性情溫和、內斂,味甘水甜,毫無苦澀之感,自始至終保持這份矜持和柔順,就像水一樣的女子,看似平淡而有內在的底蘊,令人陶醉。
鐵羅漢
“鐵羅漢”屬烏龍茶,自從清乾隆四十六年問世至今,已經二百余載了。
每年春天,采摘3-4葉開面新梢,經曬青、涼青、做青、炒青、初揉、復炒、復揉、走水焙、簸揀、攤涼、揀剔、復焙、再簸揀、補火而制成。“鐵羅漢”的品質特征是:外形條索緊結,色澤綠褐鮮潤,沖泡后湯色橙黃明亮,葉片紅綠相間,典型的葉片有綠葉紅鑲邊之美感。鐵羅漢品質最突出之處是香氣馥郁有蘭花香,香高而持久、巖韻明顯。
鐵羅漢屬半發酵茶,由于鐵羅漢樹長在巖石間,使得它的成份及滋味有別于其它茶種,從元明以來為歷代皇室貢品。其單叢加工,品質特優的“名叢”,各道工序全部由手工操作,以精湛的工藝特制而成,成品鐵羅漢香氣濃郁,可謂不可多得的巖韻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