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喚醒歷經歲月洗練的老單叢茶
發布時間:2025-01-09 點擊:41
據嘉靖二十六年《潮州府志》記載:“鳳山名茶待韶茶,亦名貢茶”。歷史悠久的鳳凰單叢茶是不少饕餮茶人的心頭所好。不論口味寡重,或是南北差異,幾乎所有茶人都能在鳳凰單叢中找到最契合自己的滋味。
單叢,可以喝新,也能存老。但對于老單叢來說,若要完美展現其獨特的香氣韻味,殊為不易。
潮州烏龍茶代表性人物之一、潮州單叢茶技藝傳承人、紀錄片《茶,一片樹葉的故事》鳳凰單叢講解人——葉叢嘉先生曾這樣描述:“泡老單叢就像同老年人相交,腳步要慢,動作要緩。這樣才能體現一泡老單叢應有的香氣和韻味。”
一點一酌、手腕翻轉,于細節處掌握精準,才是沖泡老單叢的正確方式。葉叢嘉先生做客茶語網,教您如何沖泡老單叢。
老單叢之開茶:九層之臺,始于累土
葉叢嘉先生以藝載道,其手制茶已臻化境,代表著鳳凰單叢制作技藝及口感滋味的極高標準。多年沖泡經驗,無數老單叢在他手中煥發出奪目光彩。
如何沖泡老茶?在沖泡器具方面葉叢嘉老師認為壺最為適合,特別是潮州當地手拉朱泥壺更能體現老單叢神韻。但示范過程中,為了便于茶友家中適用性,特意選取蓋碗作為沖泡講解。
取10年老單叢,首先觀其外形,一定是干凈油潤。這是因為通過長期存放,這時的茶歷經四季變化,內部物質析出的緣故。如果顏色灰白,那可能就會有點問題。而且鳳凰單叢老茶干茶普遍有干果香,這也是辨識是否為老單叢的方式之一。
老茶,開茶最重要。葉叢嘉老師表示:“注水要低,水低且慢,隨著水位慢慢升高,雜味也跟著水蒸氣慢慢散發。如果開茶時沒有較好地去除雜味,之后的茶湯中或多或少都有隱約的雜味出現。”
倒出茶湯后,需立刻將杯蓋拿開,讓茶葉溫度涼下來。鳳凰單叢老茶,此時葉底的香氣與稍后茶葉變涼之后的香氣會有區別。10年的中期茶,帶有花果香,沉香也慢慢浮現。它跟新茶與老茶的風格都不同,既能喝到新茶的氣息,但又能感受老茶的魅力。
另外則是泡茶人需要保持平心靜氣的狀態,將全部精力都集中在壺與蓋碗間。
葉叢嘉老師在泡茶時從不言語,對身旁的一切都置若罔聞:“有人說泡單叢要快進快出,但這樣容易有香沒韻。注水的方式有許多,總體來說,定點注水是最容易把握的。泡茶時跟寫毛筆字一樣的,出湯要穩,心中要靜,不能急。”
老單叢之沖泡:慢字當先,展現老茶神韻
葉叢嘉老師表示:“對于清香型單叢來說,刮沫淋蓋細節要做好。當然老單叢也盡量刮掉茶沫,雖然只是些茶灰飲之并無大礙,但終究影響品飲口感。”
至第二泡時出湯也以慢字當先。沿著蓋碗邊緣采取緩而低的注水方式,慢慢出湯的同時,茶湯會更加柔順。“老單叢此時會帶木香,辛味比較明顯,沉香味也出來了。好的老單叢會帶有沉香氣息,中期茶既能喝到陳味,也能喝到果香與花香。
中期茶已經過了商品茶的品飲年份。傳統加工的5年單叢,風格基本不變。中期陳茶是指5年至15年,因為單叢屬于密封存放,與普洱相比轉化稍慢,但風格會越來越潤滑,越來越甜潤。
作為單叢來說,加工到位的茶經過陳化,味道依然和諧,不會很刺激。茶表面偶爾出現的霜也是合理的,是轉化的過程。如果老茶再烘焙,也會有新茶那樣的感覺,但是沒有新茶那樣的香氣,而且也沒有自然存放老茶那樣的甜、柔、細、綿、滑。”
值得一提的是,葉叢嘉老師表示喝老茶并非一定要以熱與燙為首要基礎,也并非所有鳳凰單叢都值得存放:“老茶是以湯、韻、滋味為主。我們盡量采用剛三沸的水沖泡茶湯會更舒服。不是所有的單叢都能存老茶,雖然存放也不會影響品質,但更要看后期轉化效果。
低山(海拔)的單叢其實沒有特別的陳化必要,作為新茶來說可以即時品飲。存為老茶時容易丟掉香氣滋味,只有內含物相對比較高的,或者高山的茶,并且有意識按照存老茶的目的而制作的鳳凰單叢,陳化效果會好許多。”
老單叢究竟該怎么泡?
歸根結底,葉叢嘉老師總結出以下幾個要點,也是泡好一杯老單叢的“獨門絕技”!
1. 開茶時低注水,去掉雜味最為關鍵。
2. 沖泡時慢注慢沖,讓老單叢的香氣和韻味有最大發揮。同時也能讓茶湯既柔又軟且綿。
3. 泡老單叢,不是量越多越好,而是比泡新單叢少三分之一的量。因為老單叢內含物質中,可分解可融于水的東西增多了。更老的茶,如20年以上的老茶,沖泡的量可以適當增多。但對于中期茶來說,按照新茶三分之一的量就差不多了。
4. 葉叢嘉老師有一個習慣:出湯前常常會將蓋碗表面的茶湯倒出一部分。這是由于上層的茶湯與葉底接觸較少,滋味不如下層茶湯的緣故。
最后,葉叢嘉老師告訴大家:“單叢,可以喝新,也可以存老,只是風格有所不同而已。不同單叢,身體對茶的感覺也不一樣。所以單叢能滿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鳳凰單叢茶有使人興奮的茶,也有使人安神的茶。怎么喝茶,喝哪種茶,新茶或老茶,都可自由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