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普洱茶和生普洱茶的區別-品鑒老茶是一種修行
發布時間:2025-01-06 點擊:30
茶葉難做 ?熟普洱茶和生普洱茶的區別-品鑒老茶是一種修行
品鑒老茶是一種修行
老茶品鑒,一定要量足,大壺沖泡,才能淋漓盡致的展現老茶之魅力。
一個人品鑒有一個人的寧思。
多人品鑒有多人的思想碰撞。
何為茶道?
“茶道”是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也被認為是修身養性的一種方式,它通過沏茶、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是很益的一種和美儀式。
對茶飲在修身養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當深刻的認識,宋徽宗趙佶是一個茶飲的愛好者,他認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閑和寧靜、趣味無窮:“至若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
中澹閑潔,韻高致靜......”在茶事活動中融入哲理、倫理、道德,通過品茗來修身養性、品味人生,達到精神上的享受。
喝茶:將茶當飲料解渴。品茶:注重茶的色香味,講究水質茶具,喝的時候又能細細品味。茶藝:講究環境、氣氛、音樂、沖泡技巧及人際關系等。
老茶品鑒是不是茶道的茶道.
老茶品鑒其實已經超越了普通意義的喝茶。
沖泡
一泡百年老茶,如果請一位美女茶藝師花俏的沖泡,必定是失敗的,老茶的沖泡,熟普洱茶和生普洱茶的區別已經超脫了形式,花樣,追求的是自然,拙樸的手法。身體與器具不是力在提壺,沖泡,而是如氣功一般,精化氣,氣化神,神化虛,如太極一般,引人入道,把品鑒者帶入天人合一的境界。
品鑒
喝茶其實沒有多么深奧,我曾經作過一首詩
《茶悟》
也不簡單也不繁,
說破喝茶如吃飯。
有心悟道微妙法,
無心甘露誰落花。
茶,其實不是什么玄奧的東西,俗話說柴高山紅茶米油鹽醬醋茶,生活中七件最俗的事情之一,和吃飯一樣!何必太在意。但喝茶有是一件深奧的事情,歷史上儒釋道又給茶賦予了很多的內涵,如禪茶一味等,只要你有心,就能從茶中體悟到宇宙間,人世間,生活中的很多哲理!一泡老陳年老茶,采天地之靈氣,得歲月之精華,緣分很重要,佛家講梅花雪月交光處是人世間最美的嗎,茶也是,環境,茶,人三者只有和諧才能體悟到她的靈氣!好茶自己喝沒有意思,要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們品鑒,如果對方不懂老茶,不尊大自然與時間雕琢過的尤物,喝后的感覺如澆花草又有什么區別,或許他正把紅印當熟茶喝呢!呵呵!
記得,我剛接觸普洱茶時候,深圳一茶界大佬劉姓茶人,看上去不像做茶的,倒像是開工廠的大老板,但論起茶來卻俗中見雅,直指人心。說,“董樂,你玩茶要記住我這句話,喜歡就好?!爆F在我越來越能體悟到這句話是茶—品鑒之真諦,茶—經營之策略,茶—交流之原則,深奧至極!
喜歡就好,
中國麻衣相術講國太樓黑烏龍茶究,相由心生。
我說:“茶由心選?!?br>心性不同,所喜好的茶也就不同。
有人就喜歡清心鐵觀音那種一口即來的霸香,生津回甘,追求的是刺激!但有人卻喜歡陳年傳統鐵觀音那種厚重,含蓄,超脫。
小孩子就喜歡可口可樂,酸酸乳。
心性不同,境界也不同,追求自然更不相同。智者擅長梅花易數,通過對方一杯茶,往往對此人已經看得八九不離十了。
所以品鑒老茶是茶葉心靈的共鳴,鐵觀音可以泡幾次或者心隨茶引,對心靈的心靈,召喚,調節,更是一種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