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普洱茶的歷史價值及普洱文化
發布時間:2024-12-30 點擊:36
商周時期濮人種茶,距今約四千年。
從周武王在公元前1066年率南方八個小國征伐紂王算起,距今三千多年。
野生古茶樹:鎮沅縣千家寨1號古茶樹、樹齡為2700年。位于上壩平地邊的坡腳,海拔2450米,喬木型,樹姿直立,分枝較稀,樹高25.6米,樹幅22×20米,最低分枝3.6米,第二分枝7.3米,基部干徑1.2米,胸徑0.86米。還有巴達1700年野生古茶樹、香竹箐最粗野生古茶樹。
過渡型大茶樹:樹齡約千年的瀾滄縣邦崴村過渡型大茶樹,為喬木型大茶樹,樹姿直立,分枝密,樹高11.8米,基部干徑1.14米,樹幅8.2×9.0米,最低分枝0.70米,一級分枝3個,二級分枝13個。樹齡在千年的邦崴古茶樹,海拔1990米的瀾滄縣富東鄉邦崴村新寨腳園地里。
栽培型古茶樹:南糥山位于勐??h東部,距縣城約30公里。這里,曾經生長著一株樹齡超越800年的栽培型茶樹王,樹高5.5米,樹幅10米,主桿圓周1.4米,外形奇特,茶素含量達30%,比普通栽培型茶樹含量高,因而被譽為茶樹王之鄉。
再從景谷發現3500萬年木蘭化石到千家寨、普洱永勝村等野生古茶樹群落這一活化石的存在,有力地證明了中國是世界茶葉的故里,中國云南西南部是世界茶樹來源,茶的原產地。
雍正七年,1729年,普洱茶成為貢茶,距今280年。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普洱貢茶在昆明旁邊被搶,后中止納貢,不斷進貢180年。
大清一代,普洱方茶作為皇帝賜給臣子的特禮和贈給外國使節的國禮。
《滇海虞衡志》稱:“普茶名重天下,此滇之所產而資利賴者也,茶山周八百里,入山作茶者數十萬人,茶客收買,運于各處,每盈利,可謂大錢糧矣?!逼斩枰晕夺壏Q絕,“京師尤重之”。每年有數以千計的藏商來思普販茶,印度、緬甸、錫蘭、柬埔寨、安南外商往來茶區盛極一時。
鴉片戰后,中國被列強侵占瓜分,國勢衰微,印錫茶葉興起,占領國際市場,橫征暴斂剝削,有“普洱產茶頗為民害”之說,茶農棄茶,另謀生計,清末普洱茶降為5萬擔,1938年降為3萬擔。
由于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發動內戰,戰亂頻仍,生靈涂炭,云南茶葉全方位萎縮,到新中國建立前夕,產量降到了5萬擔,商品量僅2萬擔。
新中國誕生后,云南茶葉取得了新生,在黨的關心下,對茶區派出民族工作隊,發放貸款,供應農資,墾復荒蕪茶園,建立初制所,設立收購網點,全方位恢復茶葉生產購銷。1951年就建立了全省茶葉科研機構,從內地調來大批人才,全方位進行制茶工具改進,大規模推行紅茶,實行土地變革變革,茶農成了茶園主人,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積極發展新茶園,到1958年止,全省茶園面積達到了46.6萬畝,產茶18萬擔,但是發展的好勢頭被大躍進打亂了,因追求高目標,瞎指揮,強采重摘,茶樹大受摧殘,到開始的1966年,云南茶仍只要19萬擔。十年間,茶葉發展緩慢,結束的1976年,面積到了127萬畝,而產量僅有32萬擔。
普洱茶在歷史上曾經輝煌過,也曾經衰落過,如今再度輝煌。
希望茶商們、茶人們抓住歷史機遇做好茶,賣好茶,不要傷消費者的心,讓人們以為普洱茶歷來都是廉價劣茶。
普洱茶的審美:香于九畹芳蘭氣 圓如三秋皓月輪
“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時”——普洱茶保存了唐代蒸而團之的古樸工藝。
百年生態古茶園——歲月沉香,時間價值。人生有幾個百年?!
曬青工藝——返璞歸真
良好的自然環境——原生態
無論冷熱都很好喝,泡的時候也不用太在意。——自然簡單
隨貯藏時間增長而越來越醇和?!氯羧松浚?br>粗獷質樸,率性自然??嗪蠡馗剩瑵芑!撩浪貥阄锬茱椧病?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