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紅工夫紅茶的來源及歷史文化!
發布時間:2024-12-22 點擊:50
川紅工夫
川紅工夫,產于四川省宜賓市筠連縣、高縣等地,是上世紀50年代產生的工夫紅茶。50多年來,川紅紅貴人、醒世黃金白露、敘府金芽、早白尖貴妃紅等川紅工夫茶品牌享譽省內外。四川省是我國茶樹發源地之一,茶葉生產歷史悠久。四川地勢北高南低,東部形成盆地,大巴山擋住北來寒流,東南向的海洋季風可直達盆地各隅。年降雨量1000至1300毫米,氣候溫和,年均氣溫17~18℃,極端最低氣溫不低于-4℃,最冷的一月份,其平均氣溫較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地區高2~4℃,茶園土壤多為山地黃泥及紫色砂土。川紅工夫外形條索肥壯圓緊、顯金毫,色澤烏黑油潤,內質香氣清鮮帶枯糖香,滋味醇厚鮮美,湯色濃亮,葉底厚軟紅勻。川紅問世以來,在國際市場上享有較高聲譽,多年來暢銷法國、英國、德國以及羅馬尼亞等國,堪稱中國工夫紅茶的后起之秀。川紅工夫紅茶制作技藝于2014年成為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文化歷史
川紅問世以來,在國際市場上享有較高的聲譽,多年來暢銷蘇聯、法國、英國、德國及羅馬尼亞,堪稱中國工夫紅茶的后起之秀。宜賓是“川紅工夫”的故鄉和發源地,是四川省最大的茶葉主產區,全國最具有影響力的早茶生產基地之一。
“川紅工夫”茶因其生長環境和茶香的獨特性,成為世界紅茶的味覺標志,與“祁紅”、“滇紅”并稱中國三大工夫紅茶。1990年以前,宜賓茶廠生產的四川工夫紅茶大量出口,因條索緊細秀長,金黃芽毫顯露,鋒苗秀麗,色澤烏潤湯色紅艷明亮,葉底鮮紅明亮,香氣芬芳,馥郁持久,獲得消費者青睞,社會影響非常廣泛,一度成為中國茶文化的代表。
1985年,宜賓茶廠生產的四川工夫紅茶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榮獲第二十四屆世界食品博覽會金獎,但隨后由于體制與國際形勢等諸多因素,川紅工夫逐漸從市場大潮中退隱。以川紅茶業集團為代表的宜賓茶企,扛起“川紅工夫”大旗,打出重振川紅戰略,重現宜賓茶業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