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毛尖茶的歷史起源說
發布時間:2024-12-12 點擊:43
在中國茶的歷史是非常悠長的,而茶的起源也是非常悠久的,信陽毛尖茶的歷史起源說。接下來就一起看看小編的詳細介紹,提高人對茶葉的問題,增長人們的茶知識。信陽毛尖茶的歷史起源說,一一的為大家進行詳細的解答。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信陽本沒有茶,鄉親們在官府和老財的期壓下,吃不飽,穿不暖,許多人得了一種叫“疲勞痧”的怪病,瘟病越來越兇,不
少地方都死絕了村戶。一個叫春姑的閨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為了能給鄉 親們治病,她四處奔走尋找能人。一天,一位采藥老人告訴姑娘,往西南方
向翻過九十九座大山,趟過九十九條大江,便能找到一種消除疾病的寶樹。 春姑按照老人的要求爬過九十九座大山,趟過九十九條大江,在路上走了九
九八十一天,累得精疲力盡,并且也染上了可怕的瘟病,侄在一條小溪邊。 這時,泉水中飄來一片樹葉,春姑含在嘴里,馬上神清目爽,渾身是勁,她
順著泉水向上尋找,果然找到了生長救命樹葉的大樹,摘下一顆金燦燦的種 子。看管茶樹的神農氏老人告訴姑娘,估下的種子必須在10天之內種進泥土
,否則會前功盡棄。想到10天之內趕不回去,也就不能搶救鄉親們,春姑難 過得哭了,神農氏老人見此情景,拿出神鞭抽了兩下,春姑便變成了一只尖
尖嘴巴、大大眼睛、渾身長滿嫩黃色羽毛的畫眉鳥。小畫眉很快飛回了家鄉 ,將樹籽種下,見到嫩綠的樹苗從泥土中探出頭來,畫眉高興地笑了起來。
這時,她的心血和力氣已經耗盡,在茶樹旁化成了一塊似鳥非鳥的石頭。不 久茶樹長大,山上也飛出了一群群的小畫眉,她們用尖尖的嘴巴啄下一片片
茶葉,放進得了瘟病人的嘴里,病人便馬上好了,從此以后,種植茶樹的人 越來越多,也就有了茶園和茶山。
固然,這只是個美麗的神話,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美好愿望,但信陽 毛尖確有著悠久的歷史。考古證明,信陽種植茶葉源于戰國中后期,距今已
有兩千余年,唐代茶圣陸羽所著的《茶經》,把信陽列為全國八大產茶區之 一;相傳武機時天因飲信陽茶治好了腸胃病,特賜在毛尖產地車云山上建千
佛塔一座,以彰茶功;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嘗遍名茶而揮毫贊道:“淮南茶, 信陽第一”;1915年,信陽毛尖漂洋過海,參加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一舉奪
得金獎;1958年,“龍潭牌”特級、一級信陽毛尖獲國家銀質獎,1988年, 榮獲中國首屆食品博覽會金獎,1990年,龍潭牌特級信陽毛尖在全國名茶評
比中以“形美、色翠、香高、味濃”奪得總分第一名,榮獲國家金獎。全國 名茶僅兩枚金牌,“龍潭牌”信陽毛尖不僅與“西湖龍井”并駕齊驅,且在
色、香、味上更勝一籌。信陽毛尖不僅走俏國內,在國際上也享有盛譽,遠 銷日本、美國、德國、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總結:信陽毛尖產于河南省信陽市,屬于名茶之一,信陽地區的茶葉十分的豐富,在經過小編的介紹后,信陽毛尖茶還是屬于綠茶類的。在飲用中,人們要注意適量,避免過度的飲用,對身體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傷害,讓人們得不償失。(編輯:chen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