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茶飲的特色及元代茶文化
發布時間:2024-12-11 點擊:37
宋茶是中國茶文化的巔峰,而元代茶飲也有其特色和漢人形成明顯對比,加料茶飲和清飲,元代茶文化亦是如此。
元代統治者雖非漢族,在統一過程中也有不少傷農行為,但于此同時也推行過一些有利于農業生產的措施。如由元代官府編印《農桑輯要》等等。在元朝出版的別二部書《農書》和《農桑撮要》中,把茶樹栽培和茶葉制造作為重要內容來介紹。這表明元朝統治者對茶業還是支持和倡導的。
元代茶飲中,除了民間的散茶繼續發展,貢茶仍然延用團餅之外,在烹煮和調料方面有了新的方式產生,這是蒙古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漢族人民的生活方式相互影。在茶葉飲用時,特別是在朝廷的日常飲用中,茶葉添加輔料,似乎已經相當的普遍。元代忽思慧在《飲膳正要》中,集中地記述了當時的各種茶飲。
元代茶飲
與加料茶飲相比,漢族文人們的清飲仍然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在飲茶方式上他們也與蒙古人有很大的差別,他們仍然鐘情于茶的本色本味,鐘情于古鼎清泉,鐘情于幽雅的環境。
如趙孟頫雖仕官元朝,但他畫的《斗茶圖》中仍然是一派宋朝時的景象。他的許多詩句也毫無酪味,依然一派清新:
夜深萬籟寂無聞,曉看平階展素菌。茗碗縱寒終有韻,梅花雖冷自知春……
元代的文人們,特別是由宋入元的漢族文人,在茶文化的發展歷程中,仍然具有突出的貢獻。追求清飲,不僅是漢族文人的特色,而且不少蒙族文人也相當熱衷于此道,特別是耶律楚材,他有詩一首,十分明白地唱出了自己的飲茶審美觀:積年不啜建溪茶,心竅黃塵塞五車。碧玉甌中思雪浪,黃金碾畔憶雷芽。盧仝七碗詩難得,諗老三甌夢亦賒。敢乞君侯分數餅,暫教清興繞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