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猴魁采摘制作先容
發布時間:2024-12-05 點擊:47
太平猴魁采摘制作
太平猴魁的采摘在谷雨至立夏,茶葉長出一芽三葉或四葉時開園,立夏前停采。采摘時間較短,每年只有l5-20天時間。分批采摘開面為一芽三、四葉,并嚴酷做到“四揀”:一揀坐北朝南陰山云霧籠罩的茶山上茶葉;二揀生長興旺的茶棵采摘;三揀粗壯、挺直的嫩枝采摘;四揀肥大多毫的茶葉。將所采的一芽三、四葉,從第二葉莖部折斷,一芽二葉(第二葉開面)俗稱“尖頭”,為制猴魁的上好質料。采摘天氣一樣平常選擇在晴天或陰天午前(霧退之前),午后揀尖。殺青、毛烘、足烘、復焙四道工序制成:
殺青:用直徑70厘米的桶鍋,鍋壁要滑膩清潔。以木炭為燃料,確保鍋溫穩固。鍋溫110℃左右,每鍋投葉量75—100克。翻炒要求“帶得輕、撈得凈、抖得開”,歷時2—3分鐘。殺青竣事前,要適當理條。殺青葉要求毫尖完整,梗葉相連,自然挺直,葉面舒展。
毛烘:按一口殺青鍋配四只烘籠,火溫依次為100℃、90℃、80℃、70℃。殺青葉攤在烘頂上后,要輕輕拍打烘頂,使葉子攤勻平伏。適當失水后翻到第二烘,先將芽葉攤勻,最后用手輕輕按壓茶葉,使葉片平伏抱芽,形狀挺直,需邊烘邊捺。第三烘溫度略降。仍要邊烘邊捺。當翻到第四烘時,葉質已經爽性不能再捺。至六、七成干時,下烘攤涼。
足烘:投葉量250克左右,火溫70℃左右,要用錦制軟墊邊烘邊捺,牢固茶葉形狀。經由5一6次翻烘、約九成干,下烘攤放。
復焙:又叫打老火,投葉量約1900克。火溫60℃左右,邊烘邊翻。切忌捺壓。足干后趁熱裝筒,筒內墊箬葉,以提高猴魁香氣,故有“茶是草、箬是寶”之說。待茶冷卻后,加蓋焊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