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山韻象開湯----韻味一致的高山韻象
發布時間:2024-12-03 點擊:56
韻味一致的高山韻象
——2012~2016的高山韻象,出奇地一致
高山韻象,2006年正式有這個名稱,當時是“高山”和“韻象”之間有個“點”。當時對這個茶沒什么印象,到2012年再次出高山韻象的時候,才想起了06那個,陳放了六年之后,喝來大有改觀啊??上У氖?,2012版的名稱的寫法還是有“一點”不一樣的了,說白了就是差了“那點”;2013年的版本,跟上一年的一樣,今天拿到的這個1601版本,是類似于2012年的那個的,跟2006版的,就差“一點”。
香氣上、滋味上、整體口感上,2016版的也是傳承了2012版跟2013版。這三個寫法相同的茶,韻味一致!
相對于06版,現在的大益茶,已經沒有了里面的那種內票,雖然那時候很煩那張工工整整的長方形的、寫法千遍一律的內票,但沒有了,總覺得有點怪。上次試7542和“金果”的時候,就是這樣的感覺:包裝好像少了點什么。什么時候改變的,真沒了印象。
漂亮的餅面
勻稱的條索
試這個茶,天氣情況很好,陽光明朗,氣溫已經是典型的廣州夏天了。剛好有佳客來訪,當然,大家就別費心猜測是不是茶品的提供者益哥來了,肯定不是他。就一起試了一次。整個餅聞起來有煙味,還比較濃。但是,新茶的青味更加濃。茶餅打開包裝,有少許散落,散落下來的都是條形清晰的緊條。茶餅的壓制也相對緊,跟06版真正的緊密不一樣??达炐椭苷腿苏f這叫做“飛碟狀”,看餅窩還真像飛碟的噴氣口,流線完美。條索是緊條,開出來的干茶條索相對完整。而且,能看得出茶梗很明顯。
準備對沖
試茶時間:2016年5月25日,星期三,下午
沖泡茶具:大益老式標準蓋碗,110cc
沖泡水質:廣州長洲島自來水,經過英國道爾頓濾水器過濾
沖泡水溫:剛剛沸騰
投茶重量:8克【已經經過了一天的醒茶】
這個茶的品飲感受,大概能分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第一第二泡。都是8秒出湯。
看泡出來的葉底,條索很漂亮,紅梗很明顯,完全達到了萬綠叢中幾條紅的美學效果。
聞茶湯,煙味重,青味不甘落后,也努力地散發出來刺激鼻子,爭取讓人印象深刻。
喝茶湯,熱茶喝下去,感覺茶湯甘甜,甜度相當高,而且水路細膩,討好。但我喜歡放涼了喝,這就讓青味有發揮的機會了;澀度比較重,生津迅猛;苦也厲害,舌根處就是“苦”的大本營,偏偏回甘舒緩,還像有點不愿意的樣子。
第一泡湯色
第二階段:第三、四、五、六泡。出湯時間分別是:10秒,15秒,20秒,25秒。
看茶湯,其實到了第六泡,透亮度才有了明顯的轉變,變透亮了,之前都是茶湯里浮著茶毫,看著有點像綠茶。
聞茶湯,從第三泡比較濃的煙味和青味如膠似漆,到第六泡煙味淡出而青味頑強。
喝起來的感覺,是粘稠度正在慢慢下降,但過度平穩,也不至于有什么突然的變化。這個過程沒有那種“斷崖式茶質下降”的表現,讓人比較放心。
收斂感一直集中在口腔后部和上顎靠喉嚨的位置,生津還是相當迅速的,如果有文藝青年非要叫做“舌底鳴泉”,就有點過分了;回甘一直比較舒緩,像一個讀經五六十年的老先生,邁著穩穩當當的八字步,走來。
茶湯放涼到室溫,剛入口就是一個字:苦。比舊社會還苦。幸好,還是相當快的進入了新社會,開始了回甘。
但苦澀化得都不徹底,混著青味留在口腔里。
通過1301高山韻象的對比,1601是老老實實地繼承了1301的韻味——1301除了青味輕了外,其他都跟1601一個模子的。
飽滿度還算不錯的。
第二泡的葉底
第三階段:第七、八、九泡。出湯時間:30秒、45秒、60秒。
茶底在第七泡時完全打開。葉子顏色均勻,紅艷艷的紅梗真可愛!
第七泡開始,厚度、粘稠度都在明顯下降,飽滿度還算可以。
第八泡,苦澀都下降了,快要消失了。
第九泡,甜水出來了,也開始稍有能覺察得出來的那么點水味了。
第六泡茶湯
第七泡葉底
總結:
通過跟1301的對比,覺得這個茶還是比較好地傳承了“高山韻象”這個名稱的韻味的。喝過了之后,那種淡淡的茶香仿若君益茶行的益哥這種文藝青年的憂傷,若有若無,存留在口腔里,努力地為賦新詞強說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