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還可以預防膽結石腎結石和膀胱結石形成
發布時間:2024-11-24 點擊:56
茶還可以作為預防膽結石、腎結石和膀胱結石形成的藥物,作為支氣管炎和感冒時的發汗藥和增進呼吸作用的藥物,可以預防痛風和消除人體中有害的鹽類及毒素的積累,治療瘰病,防治各種維生素缺乏癥。茶葉還要作為人體銅和鐵元素的重要來源,它們是形成人體血紅蛋白朊和紅血球所必需要的,因此在蘇聯將茶用來治療因食品中長期缺鐵而引起的貧血癥。茶還可以預防粘膜、牙床出血、浮腫、眼底出血和甲狀腺功能亢進。咀嚼干的茶葉可減輕懷孕婦女和妊娠期反應以及暈車、暈船引起的惡心。
解毒中醫藥書籍的“毒”,從病證方面言以“熱毒”占重要位置。所以從藥治方面多稱“清熱解毒”。此外,咽喉、皮膚諸以及瘟等,亦多與熱毒有關,今亦附此。茶的解毒功效,文獻上所見共有7條。從功效言者有《本草求真》,稱“清熱解毒”;《中藥大辭典》稱“解毒”;《本草逢原》稱“辟”,稱“解諸中毒”,皮日休《茶中雜詠序》稱“除而去疬”;《嶺南雜記》稱“利咽喉之疾”。現將茶的解毒方劑附數則如下:《簡便方》:“解諸中毒,芽茶、白礬等分、研未、冷水調下”。《萬氏家抄方》茶柏散方:“治諸般喉證,細茶三錢(清明前者佳),黃柏三錢,薄荷葉三錢,硼砂(煅)二錢,上各研極細,取凈未和勻加冰片三分吹之”。《保和堂秘方》載:“諸毒,努力不退,硫磺研細未敷上即退。再用收口藥,爛茶葉五錢,烏梅三個燒灰,共為未,再敷上即消”。
醒酒從功效言者,共計6條。稱“醒酒”者有《廣雅》、《采茶錄》、《本草綱目拾遺》和《甌江逸志》;稱“解酒”者有《仁齋直指方》;稱“解醒”者有《續茶經》。從主治言者,共計5條。稱治“酒毒”者有《本草圖解》和《藥材學》;稱“醉飽后飲數杯最宜”者見于《仁齋直指方》和《本草綱目》。文人每兼好茶與酒,故唐宋詩中多言及茶之醒酒功效。例如:白居易《蕭員外寄新蜀茶》:“滿甌似乳堪持玩,況是春深酒醉人”,徐鉉《和門下殷待郎新茶》:“解喝消殘酒,清神感夜眠”;陸游《謝王彥光提引送茶》:“遙想解醒須底物,隆興第一壑源春”。
(11)去肥膩茶的去肥膩功效,自古受到人們的推崇。若從文獻觀察,全部均從功效言,未有主治立條者。稱:“去肥膩”者有《檐曝日記》;稱“飯后飲之可解肥濃”者有《老老恒言》;稱“去膩”者有《東坡雜記》、《茶譜》(錢氏)和《茶經》(張氏);稱“解油膩、牛羊毒”者有《本草綱目拾遺》;稱“去人脂”者有《本草拾遺》和《食物本草會慕》;稱“解葷腥”者有《飯有十二合說》;稱“去腥膩“者有《甌江逸志》;稱“解炙18毒”者有《食物本草》和《本草圖解》;梅堯臣《答宣城張主簿遺鴉山茶》稱:“嘗聞茗消肉,應亦可破瘕”。去肥膩,自然可以避免肥胖,與近代的“減肥”相類似。《本草拾遺》稱之為:“久食令人瘦”。中醫藥有關去膩解肥、去脂轉瘦的作用,尚未受人重視。古本草常有“輕身”、“換骨”、“延年”之句,其實,也是去膩解肥之意。
關于茶的去肥膩功效,《秋打叢話》載有一則十分生動的驗例:“北賈某,貿易江南,善食豬首,兼數人之量。有精于岐黃者見之,問其仆,曰:每餐如是,已十有余年矣。醫者曰,病將作,凡藥不能治也。俟其歸,尾之北上,居為奇貨。久之,無恙。復細詢前仆,曰:主人食后,必滿飲松蘿茶數甌。醫爽然曰:此毒唯松蘿茶可解,悵然面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