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在古代地位如此高?朝廷竟設有專門茶官
發布時間:2024-11-23 點擊:54
茶葉在封建社會里是一種極其珍貴的產物,被權貴賦予一種尊貴與特權的象征意義。在相當長的時間里,飲茶是上流社會的貴族們才能享受的一種生活方式。直到唐代的末期,隨著丹藥的衰落和植物類藥物的興起,茶才漸漸地向民間流傳。當然,一般的平民百姓能喝得起的還是品質低一些的尋常品種,那些高價格的上等貨仍是貴族們專享。
茶既如此尊貴,朝廷對它自然也就格外重視,甚至專門設立了一些司掌茶葉的官署,這些官署你有聽說過嗎?
茶鹽司
這個官職設于宋時,它主管茶及鹽的一切事務,負責收繳茶稅、鹽稅;考核下面各級專管茶鹽的官員;賞罰和舉薦各級地方茶鹽官員。
可以說它是整個國家茶葉種植經營流通的總指揮中心。它下設層層管理人員,構架起整個國家的茶葉生產經營網絡。它屬于路級機構,主管官員稱為勾當公事,整個司的全部公職人員約在20人上下。這個官署自建立之日起,數年之內茶稅收入就達到了1000萬緡,是當時朝廷的最主要收入之一了。
茶馬司
這個官署也是宋時設立起來的。在古時,中原地區會以自己所產的茶葉換取邊疆少數民族的良馬。除了元,幾乎各個朝代都設有專管茶與馬貿易的官署。這個官署壟斷了所有茶跟馬的交易活動。官家一向是嚴禁民間私自進行茶與馬匹的互換行為的。
在官府的嚴格監管之下,邊區少數民族人民在專門的交易場所,以馬匹換取他們日常生活所需的,中原地區生產的各種物品,包括茶。
而中原的官家則以茶來換取戰時所需要的良種馬。凡私自進行茶馬交易,或偷偷將農作物籽和苗帶去少數民族地區販賣的,獲罪是相當重的,包括官員都要被追查責任。
這兩個專門掌管茶葉的官署在封建社會長期存在,可見茶在古時是一種多么尊貴的物品。這里還有一個與古時官職有關的茶的詞語:茶掌故。
我們今天說的這個詞是指關于茶的各種舊故事,但“掌故”在漢時卻是指一個官職,它是太史官署里的一個官位。這個官府是專管國家典籍、立法、祭祀以及史書、文書的編撰的。
它的最高長官太史令手底下有許多個掌故。這一職稱算得上是較高的級別了,俸祿為2000石,屬高薪職員了。
掌故既屬太史令所管轄,他們也就是專管收集國家的舊聞軼事,以供長官用于編撰文書、史書所需。到了后世,這個詞語的意義就進一步引申開來了,不再指官職,而是指一些舊時典故,比如茶掌故就是指茶界的那些舊聞。
茶是中國數千年文明的一個香氣四溢的文化符號,茶文化的精深與博大也是中國人倍感自豪的。如今,茶已不再是王謝堂上珍品,國家也不需要再為它設計專門的管理機構。它早已進入千萬尋常百姓家,茶香悠悠滿華夏。不管再過多少年,這一縷茶香也依舊會縈繞在每一個中國人心間,永難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