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基本知識大全
發布時間:2024-11-21 點擊:48
茶葉大家都不陌生,它是茶樹的芽葉加工而成的,作為世界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有著世界飲料之王的美譽。尤其是中國人,特別喜歡喝茶,下面我們來介紹一些關于茶葉的專業知識。
一、六大茶類及其特性
綠茶:未發酵茶,工藝步驟主要為殺青、揉捻、干燥。具有綠茶綠湯,香氣高,味道略苦澀的品質特點。綠茶的知名品種有黃山毛峰、廬山云霧、西湖龍井、峨眉雪芽、洞庭碧螺春等。
白茶:微發酵茶,工藝步驟主要為采摘、凋萎、烘干、保存。具有茶葉牙毫完整,銀白相間,茶湯為杏色或淺黃,味道香甜爽口的品質特點。主要品種有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等。
黃茶:微發酵茶,工藝步驟與綠茶相似,但多了“悶黃”一步,這使得黃茶具有黃茶黃湯,香氣清且高,味道甘甜醇厚的品質特點。霍山黃芽、君山銀針、蒙頂黃芽、遠安黃茶、溫州黃湯、皖西黃大茶、廣東大葉青等都是黃茶類。
青茶:俗稱烏龍茶,半發酵茶,工藝步驟主要為采摘、萎凋、搖青、炒青、揉捻、烘焙。品質特點有青茶條索粗壯,黃綠相交,茶湯呈黃色,味道醇香。鐵觀音、黃旦、本山、毛蟹等都屬于青茶。
紅茶:全發酵茶,工藝步驟主要為凋萎、揉捻、發酵、干燥,典型特征為茶紅、湯紅、葉紅,味道飄香醇厚。紅茶主要有小種紅茶、功夫紅茶、紅碎茶、祁門紅茶、滇紅等品種。
黑茶:后發酵茶,經過殺青、揉捻、渥堆和干燥四個步驟制作而成。其品質特性為黑而又光澤,茶湯濃黃透明,茶葉可有香氣,陳茶具陳香,味道醇美濃厚。主要品種有云南黑茶(普洱茶)、湖南黑茶包括茯茶、千兩茶、黑磚茶、三尖等。
二、茶葉基本成分
茶堿:茶葉中的堿類物質,一般專指茶葉堿,廣義的茶堿則是指咖啡堿、可可堿和茶葉堿的統稱,具有舒緩鎮痛等功效。
茶多酚:茶葉中多酚類物質,是形成茶葉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葉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其主要功效多達幾十種。
茶氨酸:茶氨酸是茶葉中特有的游離氨基酸,是茶葉中生津潤甜的主要成份。有舒緩神經、提高記憶力、保護神經細胞的作用。
茶多糖:茶多糖是一類具有一定生理活性的復合多糖,具有多種生物活性,如降血糖,降血脂,調節免疫,抗凝血,抗血栓,抗氧化等。
茶皂素:又名茶皂甙,是可以讓茶起泡沫的物質。具有許多生理活性,如解酒護肝,抗病毒,抗過敏,減肥等。
三、泡茶茶具
目前常用的茶具有瓷器茶具、紫砂茶具、玻璃茶具、塑料茶具。紫砂茶的保溫性好,沏茶能獲得較好的色香味,且造型美觀,具有藝術欣賞價值,因此適合沖泡紅茶、烏龍。而沖泡綠茶時為了一看茶葉在杯中輕霧漂渺、澄清碧綠及朵朵茶芽之美態,更適合選用玻璃茶具。至于搪瓷、塑料茶具,有輕便、耐用之優點,一般只為解渴而臨時使用。
四、泡茶水源
水源不同,其所含溶解物質也不盡相同,對泡出茶湯品質的影響也大有不同。總的來說,用泉水泡茶最好,江水泡茶一般是不理想的,井水又不如江水。至于雨水,按下雨時間不同,水質也不同。以秋雨為上,梅雨次之,雷雨最差。
五、茶葉存放
茶葉保存以室溫、避光、無異味的環境為最佳,如果茶葉含水量較高或已受潮,可以經80℃左右烘干或炒干攤涼后再儲藏。保存時,可以以0.25-0.5公斤為一份,用白紙包好,放入干燥的罐、壇中,底層可放些干燥劑,干燥劑的種類按照茶類和取材方便而定。新買來的茶葉筒罐,筒內金屬表面常有一層油脂,必須擦凈晾干,再以少量廢茶擦過,除去異味后才能裝茶葉。
茶葉的專業知識,關于茶的基本知識大全
貯存綠茶可用塊狀未潮解的石灰,紅茶和花茶可以用干燥木炭。罐、壇口蓋多層草紙并壓緊,以防潮濕空氣進入。如果茶葉數量不多,也可用紙包好后,再用兩層聚乙烯食品袋包裝密封好,放在餅干箱里蓋緊箱蓋。為了避免茶葉吸收異味,切忌將茶葉與有嚴重異味的物質放在一起,諸如樟腦丸、香皂、香水、香煙等都不宜與茶葉混放。
六、茶水比例
沖泡茶葉時,每次茶葉放多少,并沒有統一標準,主要根據茶葉種類,茶具大小以及個人飲用習慣而定。一般來說,茶與水的比例掌握在1:50或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
七、茶葉術語
茶性:指口腔的刺激感。包括香和苦澀度,常用“強、弱”來形容。
茶質:指口感上的豐富程度。常用“厚、薄、重、淡”來表達。
回甘:指苦味在口中轉化消失過程中產生的甜。
生津:指兩頰、舌面、舌底有唾液不斷的涌出。
收斂性:品茶后,舌面和口腔四周出現的緊繃感,多為澀感的表現。
水性:指茶湯帶給口腔的每種不同的感覺,如滑、化、活、砂、厚、薄、利。
層次感:指口感表現出的先后順序,茶湯香氣和滋味在口腔中轉變的感覺。
喉韻:品茶后,茶湯帶給喉嚨的感覺,如甘、潤、鎖喉。
飽滿:指茶湯物質豐富而帶給口腔的一種充實感。
水味:沖泡或儲存不當所產生的茶水分離現象。
鎖喉:品茶后,咽喉過于干燥,吞咽困難,緊縮發癢等不適感。
茶氣:是由茶葉中有機鍺與多糖類結合而溶于水產生。茶氣在老茶中易出現,常表現為打嗝、身體發暖、發熱、發輕汗等。
陳韻:經歲月陳化而產生的韻味,常在有一定年份的舊茶中易感到。
茶水分離:茶湯入喉,嘴里留的不是茶味,而是水氣。
入口即化:茶湯入口,不用有意識的吞咽,自然入喉。
爽朗:經歲月的陳化倉儲優良的茶湯入喉后,口腔爽朗,牙齒有清晰感。
舌底鳴泉:生津的最高境界,重點在“鳴”字,接連不斷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