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紫砂壺名家
發布時間:2024-11-20 點擊:43
王友蘭 清順治-康熙年間制陶名藝人。
鄭寧候 清康熙年間制陶名藝人。
華鳳翔 清康熙至雍正年間人,善仿古,所制壺精雅而不失古樸風味,兼長紫砂爐均,所制仿漢方壺精美盡佳,多上均釉,巧妙而不纖,工而能樸,款識以方章[荊溪華鳳翔制]落之 。
陳叫遠 號鶴峰、鶴屯、壺隱、石霞隱士等,清康熙年間制陶名師,生卒不詳。是時大彬之后的一代名師,長于雕塑裝飾,善翻新樣,技藝精湛,且作品款識書法雅健,有晉唐之風,所作之品,為文人學士、名臣公卿爭相覓取,名孚中外。當時北京有“海外競求叫遠碟”的贊語,他設計制作的作品有壺、杯、瓶、盆、文房雅玩數十種,有《天雞壺》、《海棠壺》、《誥寶壺》、《花樽》、《菊盆》、《香盤》、《什錦杯》等,傳世作品《南瓜壺》、《竹筍水盂》現躲于南京博物館。
袁郁龍 清康熙雍正年間制陶名藝人,有《素身扁壺》傳世。
金士恒 清雍正-乾隆年間制陶名藝人。
許龍文 清雍正時制陶名藝人。
陳漢文 清雍正-乾隆年間制陶名藝人。
范章恩 字迪恩,清雍正-乾隆年間制陶名藝人。
惠逸公 清乾隆時制陶名藝人,所制壺的形式大小、厚薄等可與惠孟臣相伯仲,世稱“二惠”。膺品亦多。
潘大和 清乾隆-嘉慶年間制陶名藝人。
陳鴻壽 字子恭,號曼生,一七六八-一八二二,原籍浙江錢塘。擅長砂壺設計,字畫,是著名的“西冷八家”之一。嘉慶六年(一八零一年)任何淮安同知。詩、文、書、畫、皆以資勝。為溧陽知縣時,公余時辨別砂質,創制砂壺新樣,設計壺樣十八式,請制陶名工楊彭年、楊鳳年兄妹,邵二泉等制造,然后由陳曼生及其幕客江聽香,高爽泉,郭頻迦、查梅史等銘刻字畫裝飾,世稱“曼生壺”。造型有石銚橫云、井欄、合歡、卻月、半瓦、方山、瓜形、覆斗等式。陳曼生,酷嗜摩崖碑拓,所刻銘文篆、隸、行皆有,篆刻追蹤秦漢。曼生壺底部常用“阿曼陀室”、“桑連理館”印記,且有“彭年”二字小章,現有《瓦當壺》躲于上海博物館。
范莊農家 有《果銘竹節壺》及《仿曼生紫泥大壺》傳世。
味清老人 有《松桿筆筒》傳世。
壺癡 有《加彩印包壺》傳世。
元茂 有磨光《束腰孟臣小壺》、《捷普玉蘭》、《素身大壺》傳世。
許伯俊 有《直身提梁大方壺》傳世。
繼長 有《漢方壺》傳世。
徐飛龍 有《漢方壺》傳世。
漢珍 有《粉彩山水竹節壺》傳世。
王南林 有《素身圓清壺》傳世。
陽友蘭 有《銘刻鐘形環帶壺》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