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武夷山的國寶——大紅袍
發布時間:2024-11-12 點擊:53
從武夷山回來一個多月了,很多東西想沉一沉再去回味。可今天與朋友聊起武夷山,自然聊到了武夷山的大紅袍,讓我想起了那個走近大紅袍的日子。
過去,說起大紅袍我沒什么特別的感覺,可是自從去了武夷山的大紅袍景區,在天心巖下永樂禪寺之西的九龍巢陡峭絕壁看到僅存的6株大紅袍,并且聽阿喬給我非常詳細地介紹了大紅袍的來龍去脈后,我對大紅袍有了一種特殊的感情。回到家后,曾經很正宗其事地品味過大紅袍,果然那滋味的感覺就有了不同的凡響。也許情感的東西也泡在了茶里。
上圖的“大紅袍”紅色雕刻字旁的幾棵山間巖石上的樹,就是久具盛名的“大紅袍”茶樹。如此看來其貌似乎也很平常,但如果了解一下它的經歷,就知道它是多少的不平常了。我聽到幾個有關這幾棵“大紅袍”的軼聞,很有意思,也很能說明它不凡的歷史。
●武夷巖茶(大紅袍)制作技藝被列入首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全國茶類中唯一獲此殊榮者。
●2007年10月10日10時10分,“烏龍之祖,國茶巔峰——武夷山絕版母樹大紅袍送藏國家博物館”儀式在紫禁城外的端門大殿內隆重舉行。最后一次采摘自福建武夷山350年母樹大紅袍茶葉20克正式由武夷山市人民政府贈送給中國國家博物館珍藏。
●在國博近萬件各類藏品中,除此前曾收藏的古代茶具用品及清代宮廷內的普洱茶餅外,此次由武夷山市政府捐贈的大紅袍母樹茶葉系該館入藏的唯一現代茶葉。
●最正宗的大紅袍是生長在武夷山峭壁上的,人是無法上去采摘茶葉的,每年都是由特別訓練的猴子上去采摘,一年的產量不過40斤左右,這40斤茶葉都是用來拍賣的,市面上是無法買到的。在1997年香港回歸的時候,國家主席送給香港特首董建華20斤大紅袍時,戲說把中國一半的茶都送給他了,那年的大紅袍好像拍得了歷史最高價。
●據稱,武夷山市政府曾拍賣的20克母樹大紅袍,被廣州一著名酒樓南海漁村以18萬無的價格買走。
●關于“大紅袍”的來歷,有一段動人的傳說。傳說天心寺和尚用九龍窠巖壁上的茶樹芽葉制成的茶葉治好了一位皇官的疾病,這位皇官將身上穿的紅袍蓋在茶樹上以表感謝之情,紅袍將茶樹染紅了,“大紅袍”茶名由此而來。
●1745年9月,滿載而歸的“哥德堡”號在回程中擱淺沉沒。1984年“哥德堡”號殘骸在瑞典被發現。而讓人稱奇的是,深埋海底兩個世紀的武夷山茶由于密封好,至今仍能沖來喝,有幸飲過此茶的人稱,還可以品出濃濃的茶香來。1993年9月,瑞典哥德堡號沉船茶葉等珍品在上海博物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