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有生命的茶,品有靈魂的湯
發布時間:2024-11-12 點擊:67
茶葉好嗎 喝有生命的茶,品有靈魂的湯
普洱沱茶產于云南下關、勐海、臨滄、鳳慶、南澗、昆明等地,屬于黑茶類,由明代的普洱團茶和清代的女兒茶演變而來。
沱茶是不是橫空出世的
沱茶的誕生有人說是1902年,有人說是1916年。
即使是1916年,也已經接近百年了。
一百年前,那個窩頭形狀,中間有個背窩的沱茶不是橫空出世的,他有兄弟,也有前輩,他的前輩是五子圓茶,他的兄弟是藏銷緊茶,兩種茶似乎都可以叫姑娘茶。
到上世紀的五六十年代,香港人仍然管蘑菇頭緊茶叫作姑娘茶。
沱茶的傳說是這樣開始的。
1902年,有個叫李文相的,在云南景谷開設制茶作坊,仿制姑娘茶開始揉制景谷半圓形緊壓茶。
什么是姑娘茶?姑娘茶是女兒茶的另一種稱謂,是一種由少女采制的老秤四兩重的團茶。
早期,它是球狀,1793年來中國的英國史團副使史但頓勛爵在《出使中國記》說,皇帝賞給他的女兒茶是球型的圓茶。
到李文相時代,這種球型茶變成了饅頭型的茶。
云南話里稱一小堆一小堆的東西為一坨,同時,云南的月餅也是這種形狀,重量相似,稱為四兩坨。
也許,就因為這個四兩坨的坨字,這種新出現的形狀就在小范圍內被稱為了坨茶,即是如饅頭形狀的普洱茶。
大約在1908年前后,云南大理的汪姓茶商和陳姓茶商到景谷學習坨茶制法,隨后在大理的下關開設制茶作坊,用景谷料、勐庫料制作坨茶。
當時,在滇西和康定地區已經經營得風生水起的永昌祥商號就雇傭他們代工,生產銷往四川的茶。
1916年他們將這種饅頭型茶的中間揉出一個后窩,更利于通風保存。
因為永昌祥的這種茶主要銷往四川,而四川又有個沱江,他們就將坨字改為沱,很快,沱茶之名順長江漂流,成了全國的知名產品。
沱茶從誕生到當下,已接近百年。
對大多數人來說,百年已經超過他的一生;對于歷史,百年仍然保留著適度的鮮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