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品茶中的苦澀、甘甜與鮮爽
發布時間:2024-11-06 點擊:52
茶葉常被人們用來形容人生百味,因為在一盞茗茶之中,人們品味出的不僅有茶的鮮爽與芳香,還有縈繞于口腔舌面之間的甜、苦、澀等迥然不同的滋味。
為何不同的茶葉,抑或同樣的茶采取不同的沖泡手法,會有的苦澀,有的甘甜,有的鮮爽可人,呈現出不同的口感呢?
形成這諸般口感的原因主要在于茶葉內所含有的特殊物質,據科學研究,茶葉之中的呈味物質歸納起來基本上可分為:糖類、氨基酸、酚性物及其氧化產物、嘌呤堿和茶皂素等。
在這其中,氨基酸是使茶葉呈現鮮爽的重要因素。茶葉之中所包含的氨基酸種類很多,其中以谷氨酸與茶氨酸對于提高鮮爽度作用最為明顯。但并非所有的氨基酸都能給茶葉帶來鮮爽的味感,大多數氨基酸所呈現出的是甜味或苦味。
而對于茶湯之中所呈現的甜味,主要是茶葉中含有一定比例的可溶性糖份。另外茶湯中所含的果膠與酚類物質糖苷,也會對茶湯滋味產生一定的作用。而水溶性的果膠還會使茶湯生出醇厚的口感。
茶多酚是茶葉中一種主要的化學成分,也是造成茶湯苦澀感的一個主要原因。在這其中兒茶素含量最高,而其中的酯型兒茶素具有較強的苦澀味和收斂性,是茶湯的主體呈味成分。所以當茶湯在口腔中引發澀味感覺,主要便是這種成分與口腔黏膜蛋白質發生反應,引起收斂所至。
茶葉中所含有的嘌呤類物質是呈現苦味的主要因素,在茶葉之中主要所含有的是咖啡堿。咖啡堿具有刺激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同時還有利于活躍大腦皮層細胞、刺激胃液、膽汁分泌,是形成人們對茶葉嗜好的主要物質。
除去通常人們所能品飲感受出的這幾種口感,由于茶湯中還含有一定量的金屬離子,所以還會形成微微的咸味,只是由于沒有達到閾值,所以一般在品飲之時難以察覺。